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N7NMS系统接口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9-09 21:08
   N7NMS(No.7 signalling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系统是一个集成式的网络维护管理系统,该系统开发后,主要应用于中国电信七号信令支撑网管系统,所管理的网元包括上海贝尔阿尔卡特S12 交换机SP 和STP 网元,N7NMS 用于管理ITU-T No.7 公共信道信令网,提供了完整的结构,故障,特性管理功能(包括网元层和网络层),以及包括用户管理在内的系统管理功能。 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为N7NMS 系统设计一个标准的CORBA 接口,向中国电信的中央网管系统提供N7NMS 的网管信息。N7NMS 以COMPAQ TemIP 为开发平台,能满足对不断升级、不同种类、多厂商和多协议的网络进行有效管理的需要。通过统一的用户接口实时地反映出网络的状态,保证操作者在所有时间及时获得信息,对能够管理的网络元素的数量没有结构上的限制。N7NMS 系统通过图形化的网管终端提供了故障管理、结构管理、特性管理等基本管理功能。 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述。首先简单介绍了N7NMS 系统的基本功能和CORBA 的一些背景知识,接着对N7NMS 系统CORBA 接口的设计做了总体的描述,然后根据功能划分对于不同的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作了详尽的阐述。
【学位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TP393.07
【部分图文】:

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语言,互操作模型


第2章 CORBA 介绍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为了。与过去的面向过程的 RPC(Remote Procedure 面向对象技术的,它能解决远程对象之间的互COM (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也是解决ows 操作系统,只有 CORBA 是真正跨平台的,平台之一。另一种做到平台无关性的技术是 Java Rion),但它只能用 JAVA 实现。CORBA 与此不同,能做到语言无关,也就是说,任何语言都能制作 组件能在任何语言下使用。因此,CORBA 一种异互操作模型[6] [7]。 体系结构

模型图,模型,客户,工程硕士学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通过客户桩。而双方又要通过而 ORB 总线通信。传统的 Client/Server 模式不同,CORBA 是一种多重客户/服务器间的通信不能直接进行,而需要通过中间的一种叫代理的方式进 中这种代理就是 ORB。通过它,客户和服务器不再关心通信问关心功能上的实现。因此 CORBA 是一种中间件技术。RBA 中的主要概念RBRBA 体系结构的核心就是 ORB,它是使得客户应用程序能调用的一种机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爱芬,杨义先,钮心忻,罗守山;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汪小芬;李胜强;肖国镇;;认证群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许振国;;基于共享密钥和HMAC的安全移动支付方案[J];计算机安全;2007年02期

4 陈瑶;;基于椭圆曲线的密钥交换协议的设计[J];计算机安全;2007年12期

5 邵晓博;;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中密钥协商方案改进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0年02期

6 徐胜波,王新梅;具有纠错能力的认证会议密钥分配方案和安全广播通信方案[J];电子学报;1998年01期

7 李琦;吴建平;徐明伟;徐恪;;一种前向安全的电子邮件协议[J];电子学报;2009年10期

8 孙晓蓉,王育民;Internet/Intranet互联环境中的安全认证和密钥分配[J];电子科学学刊;2000年01期

9 刘永亮;高文;姚鸿勋;黄铁军;;用于多媒体加密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10 陈朝华;;内网主机访问控制系统模型的构建[J];福建电脑;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榛;刘桂;鲍飞;刘克钧;;防止SYN Flooding攻击的TCP三路握手改进方案[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顺利;洪晓光;安定;;数字证书在网上申报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斌;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建杰;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陈剑洪;若干密钥隔离密码体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郝卓;远程数据完整性和认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田建波;认证协议的分析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6 郑东;密码协议的逻辑分析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7 张玉清;计算机通信网安全协议的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8 蒙杨;高安全等级防火墙核心技术研究、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9 童华章;安全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赵福祥;网络匿名连接中的安全可靠性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丽;基于SMS的移动支付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丁晓飞;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设计与安全性证明[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邓少锋;基于CPK或者口令认证的密钥建立协议的设计与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鄂冬娜;基于RSA公钥体制的可证安全的PAKE协议[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夏松;基于身份的AKA协议若干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鹏;3G-WLAN互连网络安全接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裴胜鲁;3G-WLAN融合网络鉴权与密钥协商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朱瑞;面向Internet互联的卫星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成邦;前向安全密码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邵春雨;双矩阵组合公钥算法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5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15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