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及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5:12
   县级政府是我国国家政权体系的重要基层环节,它既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策指挥机关,又是落实中央和上级政府政策的执行机关,在整个国家公共管理体系中占据基础而关键的地位。决策是县级政府运行职能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于县级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对县级政府而言,高质量的决策是其有效履行职能,完成自身使命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县级政府决策力对县级政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县级政府决策力状况从总体上是与实践要求相吻合的,推动了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县级政府决策力不足的问题也还相当突出。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环境生态恶化、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甚至引发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因而加强县级政府决策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县级政府决策力的研究并不多见,有限的一些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大多从宏观的政府决策能力出发,对在国家公共管理体系中居于基础和关键地位的县级政府决策力的专门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通常将政府决策力解构为政府及其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要么从整体主义的制度、文化视角入手,要么从个体主义的个体素质能力结构、技术、方法等层面入手,展开对决策力建设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两种研究路径相互孤立,呈现出方法论上的“一元性”,损害了研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提出的“场域”理论主张关系的首要地位,认为社会现实既包括行动,也包括结构,以及由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历史,而这些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中。由此,他提出了惯习和场域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都指一些关系束,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这两者密切相关,且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场域”理论就将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统一了起来,既避免了两者的缺陷,又发挥了两者的优势。 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工具,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县级政府决策力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构了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次,对我国当代县级政府决策力的发展轨迹、现实运行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明确了当代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复杂性;再次,辨证分析了当代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对县级政府决策力的影响;又次,提出以场域优化促进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的新思维;最后,在借鉴英美两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基本路径。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 1、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是县级政府决策力的生成空间,场域的构成及其运行对决策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是指以一定的资本为基础,县级政府决策的直接决策者、决策参与者和决策受众在特定惯习、规则引导下形成的对县级政府决策力产生直接影响的社会网络空间。正是在场域中,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和技术等外界因素得以作用于行动者,资本得以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也正是在场域中掌握不同资本的决策过程参与者才能在一定的惯习、规则(包括价值)约束和引导下,凭借资本的力量选择各自行动策略,并由此形成或相互合作、或相互冲突的博弈关系。决策力就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体现。因此,场域的构成与运行对县级政府决策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经过6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场域主体结构、场域要件结构和场域运行过程,显示出十分复杂的特点。这一场域在静态上表现为场域活动主体结构的中心—边缘格局、场域资本结构的政府主导性、场域规则体系和惯习系统的复杂性;在动态上体现为场域运行过程的封闭性、集权性和浓厚人治色彩。 3、我国当前复杂的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对县级政府决策力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这一场域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社会转型相契合,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这一场域又在当代中国县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县域公共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显现出其固有的缺陷,成为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问题的重要根源。 4、应从场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场域是一种客观关系的网络空间,因此所谓场域优化是指从场域的“双重存在”与“能动性生成”性质出发,依据科学、理性、民主、法治等现代价值,调整场域内资本分配格局、规则体系和惯习系统,实现场域内活动者关系优化的过程。传统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思维的局限和当前决策力场域的缺陷使得以场域优化实现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成为必要,而场域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生成”特点、我国现代化过程所提供的持久动力以及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奠定的现实基础也昭示优化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应以场域活动者关系优化为中心,以场域资本、场域规则和场域惯习的优化为具体路径来实现场域优化,促进决策力提升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 1、在县级政府决策力的研究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本文以场域理论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研究县级政府决策力问题,较之传统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2、在县级政府决策力研究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上有所创新。本文将“场域”理论引入县级政府决策力研究,形成了以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发展出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理论框架。这一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明确了场域对县级政府决策力的重大影响,是对县级政府决策力较为科学的把握。 3、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观点。本文指出县级政府决策力生成于决策力场域运行的过程之中,场域状况对决策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必须以场域的观点来认识县级政府决策力的提升,将场域优化作为决策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另外,本文提出了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评价的标准,也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3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及其场域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关于县级政府决策力的研究
        二、关于场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基本问题阐释
    第一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概念解析
        一、县级政府决策及县级政府决策力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的要素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的特点
        四、县级政府决策力的地位与作用
        五、考量县级政府决策力的主要标尺
    第二节 场域的基本范畴与理论
        一、场域范畴界定
        二、基本概念解析
        三、主要理论阐释
        四、场域理论在决策力研究中的应用性分析
    第三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涵义
        一、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范畴的提出与解读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范畴的基本概念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特征
        四、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作用
    第四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运行机制
        一、利益、规则与惯习: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运动的三重逻辑
        二、场域冲突: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运动的基本张力
        三、场域边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运动的弹性空间
        四、力量博弈与决策力生成: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运行
    第五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评价
        一、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评价的维度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评价的工具合理性维度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评价的价值合理性维度
    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历史分析
        一、奠基与定型:1949-1979
        二、发展与强化:1979-2000
        三、解构与重塑:2000
    第二节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静态分析
        一、场域边界:县级政府决策权力及其约束
        二、场域活动者及其关系:支配与竞争
        三、场域资本:政府主导性与多元性交织
        四、场域规则:中心一边缘格局的制度安排
        五、场域惯习:复杂多样的性情倾向系统
    第三节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动态分析
        一、观察工具:场域视野的政治系统论
        二、场域运行的主要环节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动态运行的特征
    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对决策力之影响考量
    第一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要件对决策力的影响
        一、决策资本状况对决策力的影响
        二、场域规则对决策力的影响
        三、场域惯习对决策力的影响
    第二节 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活动者及其相互关系对决策力的影响
        一、压力型体制下县级政府的行为逻辑对其决策力的影响
        二、县域非政府部门及公众对县级政府决策力的影响
        三、场域活动者关系状况对县级政府决策力的影响
    第三节 县级政府内部活动者及其相互关系对其决策力的影响
        一、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中的党政关系的影响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中的条块关系及其影响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中决策领导者与普通公务员关系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场域优化: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之新思路
    第一节 以场域优化促进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提升县级政府决策力:对传统思维定势之批判
        二、场域优化的内涵
        三、以场域优化促进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的必要性
        四、以场域优化促进县级政府决策力建设的可行性
    第二节 场域活动者关系的合理调整与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
        一、县域决策网络的构建
        二、县级党政关系的优化
        三、县级政府决策领导者与普通公务员关系的优化
    第三节 场域资本的建设与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
        一、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政治资本建设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经济资本建设
        三、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文化资本建设
        四、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的社会资本建设
    第四节 场域规则的完善与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
        一、决策力场域“宪法选择”层次规则的完善
        二、集体选择层次制度安排的完善
        三、操作层次制度规则的完善
        四、场域的非正式规则的现代化转型
    第五节 场域惯习的更新与县级政府决策力提升
        一、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政府行动者惯习的优化
        二、县级政府决策力场域社会行动者惯习的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2 陈文申;试论国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诺斯悖论”的理论逻辑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武文莉;;领导者公共决策能力的构成要素[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4 韩志明;;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5 郝继明;;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J];重庆行政;2005年03期

6 周显信;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J];党建研究;2005年06期

7 陈振明;和经纬;;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进展[J];东南学术;2006年06期

8 张康之;范绍庆;;从公共政策运动到公共政策终结问题研究[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9 黄健荣;;公共治理的视界[J];读书;2008年09期

10 莫伟民;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848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48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