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07:10

  本文关键词: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科技与效率占据主导的时代,使得企业和政府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效率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结果造成了城市化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城市中的问题却日趋严重,特别是对于公共服务建设的疏忽使得人们颇为不满。面对技术与服务的脱节,人们不禁在思考如何才能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为民众服务。智慧城市也许就是其中的衔接点。 所谓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以智能化为目标,以互联互通为手段,最终成为一个和谐系统,里面将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国际民生、相关产业和人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内容,它的存在将有助于城市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智慧城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物联网的建立将会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在技术的依托之下将整个世界连接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的共享,达到先进的智能化。第二,注重人的参与性。智慧的内涵不仅仅是技术的高度智能,,还应该包括服务的人性化,智慧城市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在众多涉及民生领域的方面做出了贡献。它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制造贸易、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等,可以说智慧城市的建成将会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一个明显的质的提高,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红利。 与传统城市的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服务的思想是以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公民对话协商理论、组织人本主义等作为基础,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七项基本原则。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在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从而纠正了管理主义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正是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治理开启了服务型模式,政府力图建设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来满足社会对于公共服务和利益的广泛要求。 智慧城市以其独有的先进技术和全面服务的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的出现可以缩减传统城市建设中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可以降低传统城市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城市的公共服务带来无数的可能。事实上智慧城市在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的成绩,凭借其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公共交通的拥堵问题得以缓解,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异地看病不再需要准备过多的病历资料,一张智能健康卡在手便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除此之外,它也把公众参与和满意作为公共服务衡量的一个标准,在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会提供多种渠道供民众发表意见,会让民众深刻的参与到公共服务建设之中,从而提高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本文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切入点,以智慧城市为论述核心,研究智慧城市发展中公共服务建设的问题。在对智慧城市相关发展和现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了地方政府——太原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来更加深入具体的探索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对未来的规划。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当前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未来的发展途径。通过对智慧城市视野下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公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城市的未来发展,推动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智慧城市 公共服务 城市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18
  • 1.2.1 国内外关于传统公共服务的研究15-16
  • 1.2.2 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下公共服务的研究16-18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8-20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20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20-23
  • 第2章 相关理论阐述23-28
  • 2.1 智慧城市及公共服务的涵义23-24
  • 2.1.1 智慧城市的涵义23-24
  • 2.1.2 公共服务的涵义24
  • 2.2 理论渊源24-27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24-25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25-27
  • 2.2.3 智慧城市理论27
  • 2.3 小结27-28
  • 第3章 智慧城市下太原公共服务现状28-38
  • 3.1 太原市智慧城市发展概述28-33
  • 3.1.1 发展背景28
  • 3.1.2 发展现状28-33
  • 3.2 太原市智慧城市下公共服务成就33-37
  • 3.2.1 公共交通卓有成效33-34
  • 3.2.2 公共医疗渐入人心34-36
  • 3.2.3 公共环境深入推进36
  • 3.2.4 公共意识稳步提升36-37
  • 3.3 小结37-38
  • 第4章 智慧太原下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8-46
  • 4.1 公共服务建设存在问题38-43
  • 4.1.1 行政人员服务意识落后38-39
  • 4.1.2 公共利益弱化39
  • 4.1.3 政府服务能力范围有限39-40
  • 4.1.4 政策实施协调难度大40-41
  • 4.1.5 过度重视技术手段41-42
  • 4.1.6 公民参与机制缺乏42-43
  • 4.2 智慧城市下公共服务建设缺乏的原因分析43-45
  • 4.2.1 宏观环境的影响43-44
  • 4.2.2 微观环境的影响44-45
  • 4.3 小结45-46
  • 第5章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未来发展路径46-54
  • 5.1 树立服务意识46-48
  • 5.1.1 思想上“以人为本”46-47
  • 5.1.2 行动上“服务至上”47
  • 5.1.3 态度上“责任到位”47-48
  • 5.2 明确公共利益48-49
  • 5.3 重视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建构49-50
  • 5.3.1 人民是第一参与主体49-50
  • 5.3.2 提供其他主体参与机会50
  • 5.4 加强多部门联动50-51
  • 5.5 提高公共服务技术手段51
  • 5.6 规范制度管理51-53
  • 5.6.1 注重参与意识培养51-52
  • 5.6.2 增加参与渠道52-53
  • 5.6.3 进一步强化制度53
  • 5.7 小结53-54
  • 结论与展望54-56
  • 1.结论54
  • 2.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盼;;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制度困境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3 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刘慧琼;;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吕长广;王公友;范新成;;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勘测;2011年06期

6 芮跃峰;胡艳芳;;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8期

7 段溢波;;新公共服务理论:缘起、内涵及启迪[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王家耀;刘嵘;成毅;孙力楠;;让城市更智慧[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9 谢宗颖;;以人为本:新时期领导文化的核心价值指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熊烨;褚艳;;新公共服务理论:反思与批判[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