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7:35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劣,各类应急事件频发,如席卷了我国24个省、自治区的“非典”传染疾病;印度洋的特大海啸、台风“碧利斯”引发的洪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我国“512”特大地震灾害,日益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和群体性突发事件都表明我国正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之中。现代社会虽然越来越发达,但各类应急事件随时随地的在发生,加之我国本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虽然经济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有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这一经济政策,他们疯狂地追求经济的发展,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这使得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现处于发展时期,国内还存在较多矛盾,特别是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容易诱发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如何应对日益突显的突发事件,以成为我国政府当今的工作的重点。 在灾害中群众总是最直接受到影响的,比如SARS、禽流感,08年春节前夕的南方的冻雪灾害以及2009年的新疆暴动事件等,在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利益最直接受到威胁的就是群众。由于社区、街道办、村等基层组织是经常是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时效性非常关键,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就可以防止危机影响范围的扩大,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次生或衍生危机的发生,而实施这一系列措施的第一应对者便是当地的基层社区或社会组织。因此,如何提高城市社区这一基层组织在城市应急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了提升城市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效应对现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突发事件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特点,并分析其在我国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功能发挥的因素。文章中介绍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后就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功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69.3;D63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成果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路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公共危机理论
        2.1.1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内涵
        2.1.2 应急管理的内涵
        2.1.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所涉及的与本文相关的领域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3 第三部门管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及重要性
    3.1 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特点与优势
        3.1.1 有助于危机的快速预警
        3.1.2 有助于危机的快速处理
        3.1.3 有助于降低危机处理成本
    3.2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凸显城市社区的地位
        3.2.1 我国应急的管理发展趋势:重心的下移
        3.2.2 我国应急管理的新要求:多中心治理
    3.3 多中心治理理论强化城市社区的在应急管理中主体角色
        3.3.1 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城市社区的特殊地位
        3.3.2 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城市社区的重要功能
第四章 我国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原因
    4.1 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功能发挥有限
        4.1.1 预警功能的有限发挥
        4.1.2 桥梁功能的有限发挥
        4.1.3 组织动员功能的有限发挥
        4.1.4 快速应急功能的有限发挥
    4.2 城市社区在危机管理中功能有限发挥的主要原因
        4.2.1 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被重视
        4.2.2 政府主导的危机管理权力体系的影响
        4.2.3 社区应急基础设施薄弱
        4.2.4 社区缺少平时的危机教育与演练
第五章 国外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功能发挥现状及其启示
    5.1 美国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
        5.1.1 社区应急管理的机构体制建设
        5.1.2 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
    5.2 日本基于协同机制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以东日本大地震为例
        5.2.1 日本成熟的地方灾害应急制度
        5.2.2 社区组织在大地震中发挥积极作用
    5.3 总结与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5.3.1 总结与比较
        5.3.2 给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带来的启示
第六章 加强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功能发挥的对策研究
    6.1 调整社区与政府的权责关系
    6.2 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6.3 加强社区参与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6.3.1 建立适应实际情况的社区应急管理机制
        6.3.2 加强城市的应急文化建设
        6.3.3 提升城市社区管理者的应急管理能力
        6.3.4 加大城市社区应对危机的基础设施建设
    6.4 保障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发挥的法律建设
第七章 结语 38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芸;;社区风险管理:提高防御灾害能力的基石[J];求实;2011年S1期

2 张海波;童星;;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4期

3 ;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暂行办法[J];瞭望;2004年Z1期

4 常相全;孔昭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建设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邓敢博;吴晓凡;汶伟;;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探讨[J];陕西煤炭;2008年06期

6 李万伟;管泽锋;郑佳;;公共财政背景下应急管理保障机制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年09期

7 孟卧杰;;应急管理中行政指导的运用及其改进[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孟卧杰;;应急管理中的行政指导问题略论[J];行政与法;2009年11期

9 林鸿潮;詹承豫;;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应急法的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7期

10 徐珍珍;;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林泉;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文涛;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吴克昌;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彤;大型活动安全风险模糊评价方法及预警管理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尹文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许明辉;供应链中的应急管理[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周业勤;互动论视角下的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珂;以信息流为导向的应急质量管理[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海峰;平罗街道农村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杰;动物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杜婷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晓雯;和谐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史鹏;我国地方政府对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兴华;澳大利亚应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云中;应急管理案例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黄健;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的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8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78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