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
发布时间:2021-09-02 08:33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的安全历来为各国各界政府所重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打击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往往引发人们对政府监管失位的指责,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受损。世界各国政府从国家公共安全的高度审视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实施政府监管。在口岸,对来自国外的进口食品实施监督管理是各国普遍采用的食品监管手段之一。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各国更是纷纷加强食品的口岸监管力度。而我国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今,食品工业发展迅猛、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背景下,原有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亟需改进。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属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动范畴之一,因此,它的模式必须符合公共管理学原理。当我们带着探寻的目光巡视着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时,一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旨在革新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首先,中国现阶段也正面临着和西方当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相似的背景,主要表现在:官僚体制的长期...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世界各国政府对进口食品采取口岸监督管理制度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节 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61 年-1979 年)
二、第二阶段发展壮大与提高(1980 年-1999 年)
三、第三阶段整合与调整(2000 年-2008 年)
第二节 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部门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二、口岸检验和后续市场管理工作脱离
三、政府单方面决定进口食品的口岸监督管理内容
四、以政府的身份对进口食品做合格评定
五、国家标准是判定食品合格的唯一依据
六、对不同质量风险的食品实施相同的监管方式
七、抽检比例过高违反国际惯例
第三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
二、各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政府起“平衡和制约”的作用
二、政府应“管得少、管得好”
三、政府的管理活动应兼顾成本和效能
四、由市场来确认管理必要性和有效性
五、管理中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
第四章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
第一节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经验
一、欧盟官方民间联合的检验体系
二、美国政府不对食品做合格评定
三、日本风险管理
第二节 借鉴
一、统一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
二、市场反馈是决定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的重要因素
三、对不同质量风险的食品实施不同尺度的口岸管理
四、政府不对产品做合格评定
五、政府-民间联合的食品检测体系
第五章 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对策
第二节 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
一、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二、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对策
第三节 促进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一、政府在企业诚信体系中的定位
二、可供借鉴的企业诚信体系的模式
第四节 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
一、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的目的
二、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的对策
第五节 建立完善的市场食品评价系统
一、确立市场食品评价系统的主体
二、建立市场食品评价系统的对策
第六节 建立市场-口岸联动的口岸监督管理体系
一、市场-口岸联动机制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二、建立市场-口岸联动的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对策
第七节 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
一、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的目的
二、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的对策
第八节 推进食品检测的社会化
一、推进食品检测社会化的益处
二、推进食品检测社会化的对策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J]. 林尚立. 公共管理学报. 2006(02)
[2]论公共管理与政府的经济行为[J]. 毛传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3]“小政府”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J]. 司林波,韩兆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 2006(Z1)
[4]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J]. 李江.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5]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 侯丽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6]西方新公共管理变革与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J]. 陆为民,韩文秀,刘萍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析政府职能转变[J]. 韩燕.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8]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J]. 侯保疆. 安徽大学学报. 2005(01)
[9]塑造服务型政府——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J]. 王爱萍.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4(02)
[10]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深化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J]. 赵大鹏. 行政与法. 2003(12)
本文编号:3378693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世界各国政府对进口食品采取口岸监督管理制度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节 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61 年-1979 年)
二、第二阶段发展壮大与提高(1980 年-1999 年)
三、第三阶段整合与调整(2000 年-2008 年)
第二节 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部门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二、口岸检验和后续市场管理工作脱离
三、政府单方面决定进口食品的口岸监督管理内容
四、以政府的身份对进口食品做合格评定
五、国家标准是判定食品合格的唯一依据
六、对不同质量风险的食品实施相同的监管方式
七、抽检比例过高违反国际惯例
第三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
二、各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政府起“平衡和制约”的作用
二、政府应“管得少、管得好”
三、政府的管理活动应兼顾成本和效能
四、由市场来确认管理必要性和有效性
五、管理中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
第四章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
第一节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经验
一、欧盟官方民间联合的检验体系
二、美国政府不对食品做合格评定
三、日本风险管理
第二节 借鉴
一、统一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
二、市场反馈是决定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的重要因素
三、对不同质量风险的食品实施不同尺度的口岸管理
四、政府不对产品做合格评定
五、政府-民间联合的食品检测体系
第五章 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对策
第二节 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
一、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二、建立完善统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对策
第三节 促进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一、政府在企业诚信体系中的定位
二、可供借鉴的企业诚信体系的模式
第四节 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
一、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的目的
二、构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的对策
第五节 建立完善的市场食品评价系统
一、确立市场食品评价系统的主体
二、建立市场食品评价系统的对策
第六节 建立市场-口岸联动的口岸监督管理体系
一、市场-口岸联动机制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二、建立市场-口岸联动的口岸监督管理体系的对策
第七节 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
一、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的目的
二、推行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中成本效能核算的对策
第八节 推进食品检测的社会化
一、推进食品检测社会化的益处
二、推进食品检测社会化的对策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J]. 林尚立. 公共管理学报. 2006(02)
[2]论公共管理与政府的经济行为[J]. 毛传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3]“小政府”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J]. 司林波,韩兆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 2006(Z1)
[4]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J]. 李江.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5]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 侯丽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6]西方新公共管理变革与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J]. 陆为民,韩文秀,刘萍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析政府职能转变[J]. 韩燕.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8]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J]. 侯保疆. 安徽大学学报. 2005(01)
[9]塑造服务型政府——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J]. 王爱萍.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4(02)
[10]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深化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J]. 赵大鹏. 行政与法. 2003(12)
本文编号:3378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7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