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财政税收情况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1 08:42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演变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这次的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现代化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成功地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划分了中央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范围,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所需求的税收及其征管体制。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不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特别是分税制模式下的地方财政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不清、政府间的财权财力分配向上层层集权、事权层层下放造成的事权与财权不符等现象,导致地方政府缺乏收入自主权、共享税分配比例偏低、独享税种较少、税收与税源日益背离等现象,都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地方政府产生滥用费权和非理性经济扩张等外部行为。所以,研究在分税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分配状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最优税理论和税收管理公共化理论进行了理论综述,继而梳理出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历程并阐述了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在本文的第三章,笔者具体以武汉市的财政税收状况作为案例的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整理出近年来的本市...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9~2009年财政收入vs工商税收收入
尽管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在短期不稳定(由分税制改革造成),但是武汉市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的长期均衡比例不可能能被分税制改革这个政策因子破坏,其造成短期内一些波动正常,改革后期总会得到修正。可能由于在短期内,由于武汉市存在着财政的刚性支出,工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事权财权的错位现象(1994 年分税制改革造成)、支出的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使得地方政府财力缩减,而地方财政的其他结构性收入如收费和政府借债无法也不易充当财政收入主体,故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故财政收入与工商税收偏离均衡状态。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笔者可以估计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比例应该重新划分。3.对于第三章 3.2.1 中第五点的疑惑,在这里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格兰杰因果证明了分税制改革这个制度性因素导致了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剧烈波动,而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又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同向性,所以在 2002 年,地方税收收入的降低就是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而基于 EVIEWS6.0,笔者绘制出图 3-4 和图3-5:
尽管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在短期不稳定(由分税制改革造成),但是武汉市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的长期均衡比例不可能能被分税制改革这个政策因子破坏,其造成短期内一些波动正常,改革后期总会得到修正。可能由于在短期内,由于武汉市存在着财政的刚性支出,工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事权财权的错位现象(1994 年分税制改革造成)、支出的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使得地方政府财力缩减,而地方财政的其他结构性收入如收费和政府借债无法也不易充当财政收入主体,故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故财政收入与工商税收偏离均衡状态。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笔者可以估计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比例应该重新划分。3.对于第三章 3.2.1 中第五点的疑惑,在这里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格兰杰因果证明了分税制改革这个制度性因素导致了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剧烈波动,而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又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同向性,所以在 2002 年,地方税收收入的降低就是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而基于 EVIEWS6.0,笔者绘制出图 3-4 和图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优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 宋玉华,林治乾,孙泽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最优财政分权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刘金涛,杨君,曲晓飞.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6)
[3]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 冉光和,曹跃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2)
[4]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建议[J]. 王丽丽,黄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7)
[5]完善地方税制改革[J]. 刘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7)
[6]从我国的税收制度浅谈税务代理制度[J]. 陈少华,黄臻.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7]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 张晏,龚六堂. 经济研究. 2004(07)
[8]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 黄剑雄. 财贸经济. 2004(02)
[9]对税务稽查问题的理性研究和深层思考[J]. 王继强,周恒峰. 价值工程. 2004(01)
[10]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J]. 王玮. 人文杂志. 2003(06)
博士论文
[1]税收管理公共化研究[D]. 王志荣.厦门大学 2007
[2]中国多级政府间财政不均衡性研究[D]. 江庆.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税权纵向划分的反思与重构[D]. 周忻.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分税制改革研究[D]. 秦卫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88551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9~2009年财政收入vs工商税收收入
尽管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在短期不稳定(由分税制改革造成),但是武汉市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的长期均衡比例不可能能被分税制改革这个政策因子破坏,其造成短期内一些波动正常,改革后期总会得到修正。可能由于在短期内,由于武汉市存在着财政的刚性支出,工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事权财权的错位现象(1994 年分税制改革造成)、支出的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使得地方政府财力缩减,而地方财政的其他结构性收入如收费和政府借债无法也不易充当财政收入主体,故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故财政收入与工商税收偏离均衡状态。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笔者可以估计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比例应该重新划分。3.对于第三章 3.2.1 中第五点的疑惑,在这里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格兰杰因果证明了分税制改革这个制度性因素导致了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剧烈波动,而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又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同向性,所以在 2002 年,地方税收收入的降低就是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而基于 EVIEWS6.0,笔者绘制出图 3-4 和图3-5:
尽管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在短期不稳定(由分税制改革造成),但是武汉市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的长期均衡比例不可能能被分税制改革这个政策因子破坏,其造成短期内一些波动正常,改革后期总会得到修正。可能由于在短期内,由于武汉市存在着财政的刚性支出,工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事权财权的错位现象(1994 年分税制改革造成)、支出的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使得地方政府财力缩减,而地方财政的其他结构性收入如收费和政府借债无法也不易充当财政收入主体,故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故财政收入与工商税收偏离均衡状态。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笔者可以估计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比例应该重新划分。3.对于第三章 3.2.1 中第五点的疑惑,在这里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格兰杰因果证明了分税制改革这个制度性因素导致了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剧烈波动,而武汉市的财政收入和工商税之间又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同向性,所以在 2002 年,地方税收收入的降低就是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而基于 EVIEWS6.0,笔者绘制出图 3-4 和图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优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 宋玉华,林治乾,孙泽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最优财政分权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刘金涛,杨君,曲晓飞.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6)
[3]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 冉光和,曹跃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2)
[4]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建议[J]. 王丽丽,黄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7)
[5]完善地方税制改革[J]. 刘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7)
[6]从我国的税收制度浅谈税务代理制度[J]. 陈少华,黄臻.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7]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 张晏,龚六堂. 经济研究. 2004(07)
[8]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 黄剑雄. 财贸经济. 2004(02)
[9]对税务稽查问题的理性研究和深层思考[J]. 王继强,周恒峰. 价值工程. 2004(01)
[10]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J]. 王玮. 人文杂志. 2003(06)
博士论文
[1]税收管理公共化研究[D]. 王志荣.厦门大学 2007
[2]中国多级政府间财政不均衡性研究[D]. 江庆.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税权纵向划分的反思与重构[D]. 周忻.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分税制改革研究[D]. 秦卫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8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8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