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公共服务探源:理论脉络与政策演化
发布时间:2021-11-22 21:19
伴随区域公共议题日渐突出,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许多公共事务由于涉及不同管辖区,已经超出了单一行政区划的范畴,演变成跨行政区公共服务难题。这一转变在理论脉络上体现为府际关系到区域公共治理的变迁,在治理机制上体现为整体性治理对传统官僚组织模式的完善,在政策演化上体现为从地方政府竞争到寻求合作治理的努力。跨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必将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搭建多方合作治理的架构和机制。
【文章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脉络:从府际关系到区域公共治理
(一) 府际关系研究的传统脉络:从纵向到横向
(二) 复杂网络与跨区域治理的新范式
1.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
2. 地理学的关注
3. 西方新区域主义的研究
二、结构机制:从传统官僚组织模式到整体性治理
(一) 传统:官僚组织模式
(二) 变革:新公共管理模式
(三) 创新:整体性治理模式
三、新的议题:从地方政府竞争到合作治理
(一) 竞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二) 围绕合作治理的政策演化
四、结语:走向合作的跨区域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治理研究述评[J]. 蔡长昆.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7(01)
[2]跨界治理:中国社会公共治理的战略选择[J]. 陶希东. 学术月刊. 2011(08)
[3]区域公共品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角色定位与制度安排[J]. 刘晓峰,刘祖云.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1)
[4]区域公共服务中的政府部门主义问题研究[J]. 李金龙,余鸿达.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5)
[5]官僚化、去官僚化及其平衡:对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一种解读[J]. 竺乾威.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4)
[6]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 胡象明,唐波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7]地方政府间跨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路径选择[J]. 封慧敏.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8]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01)
[9]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J]. 金太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10]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本文编号:3512463
【文章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脉络:从府际关系到区域公共治理
(一) 府际关系研究的传统脉络:从纵向到横向
(二) 复杂网络与跨区域治理的新范式
1.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
2. 地理学的关注
3. 西方新区域主义的研究
二、结构机制:从传统官僚组织模式到整体性治理
(一) 传统:官僚组织模式
(二) 变革:新公共管理模式
(三) 创新:整体性治理模式
三、新的议题:从地方政府竞争到合作治理
(一) 竞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二) 围绕合作治理的政策演化
四、结语:走向合作的跨区域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治理研究述评[J]. 蔡长昆.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7(01)
[2]跨界治理:中国社会公共治理的战略选择[J]. 陶希东. 学术月刊. 2011(08)
[3]区域公共品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角色定位与制度安排[J]. 刘晓峰,刘祖云.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1)
[4]区域公共服务中的政府部门主义问题研究[J]. 李金龙,余鸿达.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5)
[5]官僚化、去官僚化及其平衡:对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一种解读[J]. 竺乾威.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4)
[6]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 胡象明,唐波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7]地方政府间跨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路径选择[J]. 封慧敏.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8]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01)
[9]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J]. 金太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10]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本文编号:3512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51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