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1: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区域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城市之间及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就必然造成随之而来的区域公共事务的出现。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公共事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和现实途径进行考察后认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复杂事实面前都需要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展开积极而有成效地合作,构建一套多元主体之间民主的、合作的、互动的公共治理机制才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详细论述公共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公共治理的内涵以及公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问题的产生,并就存在的问题从公共治理角度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详细论述了公共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以及我国区域经济中现状;结合欧盟、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成熟的公共治理经验,得出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启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实现是本文论述重点。良好的行政民主制度、完善的市场经济、强大健康的公民社会的外部环境对实现公共治理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完善的法律环境是公共治理的外部...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1. 选题的提出
        2.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 相关概念
        2.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一、公共治理理论概述
    (一) 公共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1. 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内在原因——各国政府改革
        2. 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全球化
        3. 民主化和公民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产生
        4. 公共治理理论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
        5. 公共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科学发展的结果
    (二) 公共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1. 公共治理的内涵
        2. 公共治理的特征
    (三) 公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1. 公共治理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2. 公共治理在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形成与积累中的作用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提出
    (一) 公共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
        1. 市场化进程催生诸多区域公共问题
        2. 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致使区域公共问题复杂化
        3.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区域公共问题凸现严峻
    (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现状
        1. 地方政府权力过大,区域政府间缺乏合作
        2. 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市场资源配置低下
        3. 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
三、欧盟、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 欧盟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1. 欧盟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经验
        2. 欧盟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启示
    (二)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1.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经验
        2.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启示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的实现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治理实现的前提条件
        1. 实现公共治理的理念支撑和制度支持——行政民主
        2. 实现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和生态环境——培育公民社会
        3. 实现公共治理的民主的基础、意识与行为——完善市场经济
        4. 为实现公共治理提供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资源——社会资本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为公共治理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 行政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2. 公民社会不断发育和壮大,促进社会治理状况的改变与公共治理格局的形成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推动了政府治理的民主化进程
        4. 社会资本逐渐转型,蕴育了普遍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资源
    (三) 构建区域经济中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实现公共治理若干建议
        1. 完善法律环境
        2. 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推进区域政府间合作
        3. 发展非营利组织合作网络,加强公民参与
        4.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编的著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 俞可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3)
[2]制度变迁中的良性互动:现代国家制度与“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J]. 张晨,何华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1)
[3]“政府行为的经济化”与政府权威[J]. 李庆钧.  求实. 2007(02)
[4]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 吴光芸.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2)
[5]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 俞可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6]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 陈瑞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7]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的发生[J]. 马宗军,商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8]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化: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J]. 林其屏.  经济问题. 2005(02)
[9]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 任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  地理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 李建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启仿.南京农业大学 2003
[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锦.中共中央党校 2001

硕士论文
[1]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D]. 徐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11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611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