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城市文化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是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活动印迹,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可以说,人与城市文化是一种双向生成的关系。
1.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秉承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Et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通过的世界第一个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指出,“对于从事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是衡量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有机的城市之间的构成部分的大小范围,应该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来衡量”。表达的一个理念就是: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是考虑城市一切问题的根本点,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即把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作为关注对象,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目的。具体到城市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树立“以市民为本”的观念,把市民的需求和根本利益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归宿,就是看城市的历史传统、空间形态、景观特征、风土人情、住房交通等能否为市民营造一个具有人性化的宜居都市环境,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最终确认人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主体性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建设也必然秉承“以人为本”。但近年来,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却一直模糊,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优先发展、求快求好的原则,“以经济为本”、“以政绩为本”,求“大项目”、“大规模”、“大手笔”,一些城市动不动就搞“国际性文化大都市”,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严重妨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城市成为人的存在的压迫力量。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意识由此而生。
随之带来一系列疑问:城市文化建设的标准究竟是以人的需求为本的“人的尺度”,还是以经济发展、效益优先为标准的“物的尺度”城市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城市成为人的“诗意之居”,还是促进“物”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的“孤独之乡”?显然,城市文化建设的导向应当是“人”,人不仅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即把人的需求和根本利益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第一需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系。这应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题和首要任务,是城市文化建设主题中应有之义。
反之,如果城市建设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至上,见“物”
不见“人”,向商人低头,向经济低头,势必会把城市现代化简单化为科学技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把作为城市根本的文化现代化弃置一边,城市的个性和品位就会被扭曲,城市对于人的存在只能是相对立的压迫力量,人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就会出现错位。而城市建设如果与文化无缘,与社会历史无缘,仅仅只在功能与形式上实现现代化,那么,这座城市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东西就会少了许多。这是城市生活日益缺乏人情味和个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rura,本义指农耕及对植物的栽培,后来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汉语系统中,“文化”本义指“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等内容。具体到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城市的硬环境建设—— 住房、街市、交通、通讯等物质性东西,还包括人们居住的软环境建设— — 城市文化环境,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社会习俗、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性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市民居住和生产场所的移动,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理念的形成过程,这就需要城市经营者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理念,最大可能地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
“以人为本”城市文化理念的确立,首先就是要用崇高的精神去塑造城市人的现代文明,重视城市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道德环境建设,培育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如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创建活动,“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街道”的评比活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观、职业道德观、家庭美德观;通过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弘扬,使城市居民形成团结奋进、创业创新的精神品质;通过开展科技、书画、展览、讲座等各种载体的主题文化活动,满足城市居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藉此,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铸造代表城市个性的区域精神脊梁,以矫正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就是高楼鳞次栉比、车流如潮的错误观念,从而使由市民书写和传承的城市文化能围绕他们的生存、发展而展开,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意蕴和城市经营者的独特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理念也是人的内在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不只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上,更体现在知识、道德、文化、创新能力诸方面。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调适、导向、保障功能越来越重要,这对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观念形态上认同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制度安排上要求具有一个民主高效、以服务为己任的城市管理体制;在城市道德上要求遵循以人道、公正和正义为本的道德原则;在文化环境上推崇宽松和谐、兼容并包的观念;在维护市民的基本权利上要求树立现代产权意识,尊崇人的个性特别是人的隐私权。”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满足市民的发展需要,才能加深城市居民的自豪感、心理满足感、归属感。而市民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人文修养,才能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真正实现“市民是城市的主人”的理念。对城市决策者、管理者而言,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理念,需要破除城市经营中的陈旧思维模式和无视城市发展内在规律、肆意毁坏城市记忆的短视行为,增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人性化意识。
2.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城市无论如何发展,满足人的居住是一个基本需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自古以来老百姓的追求。《老子》日:“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舒适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居住氛围总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但是,人居环境又绝不仅仅是一个“房”字所能概括、代表的,绝不仅仅止于房子。在人的街市、交通、住房等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变的今天,人们居住的软环境—— 城市的社会秩序、文化习俗、文明习惯和城市精神等日益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地区如果文化生活枯燥,娱乐休闲活动单调,一味地追名逐利,甚至赌风盛行,邻里不和睦,社区不和谐,由工作、生活带来的身心焦虑、精神压抑和过度负荷就无法得到正常的、合理的排遣,人就会倍感空虚和无聊。显然,“居者有其屋”仅仅是人的居住环境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依靠优秀的城市文化提升和改善人的宜居环境,使之形成健康向上、和谐乐观的氛围,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改善和优化,将对城市市民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城市教育和科技的发展程度,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是影响市民文明意识和提高市民整体知识水平的关键因素;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蕴含着城市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激发市民热爱城市、发展城市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增强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亲和度和凝聚力。因此,可以这样说,城市文化作为市民素质提高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越高,就表明这个城市市民素质越高。”
城市是一幅立体的图画,必须突出其地区特色、时代特色、布局特色、环境特色,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创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使之成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如同“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代表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个性。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空间存在不同,其城市个性自然也迥然有别。“天下三分明月夜”占了二分的扬州,“暖风吹得游人醉”的杭州,都显示了独特的古城魅力。因此,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就是要发现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个性,保持和完善城市个性。当前,一些城市不顾及自身特质和发展条件,趋同化现象严重,如盲目打造所谓艺术之城、创意之都、音乐之都,城市广场、街区、花园的设计千城一面,甚至不惜毁掉历史古迹,惹得民众怨声载道,这是对城市个性的遮蔽,更是对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不尊重。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就是依据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协调考虑城市的精神功能,趋“异”求“精”,重视居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创造一个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需要、具有人性化的宜居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理念。毕竟,尊重了人,才能尊重为之创造美好生存空间和文化个性的城市环境。
具体到盐城文化而言,“东方湿地、水绿盐城”彰显的是盐文化、海文化、麋鹿文化、生态文化。盐城区域文化与连云港的淮海文化、扬州的维扬文化、南京的金陵文化存在一定差异。盐城文化又是一种开放式的地域文化,置身于徐州的楚汉文化、苏锡常的吴越文化的过渡带上,能兼容并蓄,独显其美。因此,塑造盐城城市文化个性,应立足于“盐”、“海”特色,彰显独特的海滨原生态环境和天然的水绿意蕴,倡导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意识,在“盐”、“海”文化的基础上构筑新的精神高地,走出一条适宜自身发展和文化传承、生态定位的城市经营之路,藉此打造宜居环境。
3.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城市文化的人性内涵与城市的发展经历密不可分,是城市地域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长期积淀的结果。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语言,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引领和支撑功用。
从地域文化中追寻城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能真正发现这座城市吸引人的内在奥秘,而循着地域的独特气味,城市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园。可以说,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城市的人性美、人情美,是提升城市审美意蕴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
地域文化充分展示了一座城市期待复活的记忆和通向现代的城市标识,以及所表征出的人性美、人情美元素,而这些人性美、人情美魅力又是山水美景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挖掘城市地域文化资源,就是要深入研究城市的历史文脉、习俗典故、自然风情等内容,在塑其“形”中延其“意”、传其“神”、展其“魂”,展现全新的生命力、时代感和人性美。如同巴黎之美在于时装,维也纳之美在于音乐,威尼斯之美在于水,罗马之美在于建筑,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了城市的灵魂所在,外界在接触这座城市和市民时能顿生敬佩之心、憧憬之情。而这些城市“名片”因尊重城市的客观实际和人的需求,饱含着人的胆识和气度,无疑透着人性的意蕴,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显现着城市的人性美特质。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总是强烈吸引旅游者的城市。那些奇山异水、名胜古迹、阁楼柱廊因贯注了久远的历史、人情的价值而产生巨大的魅力。没有孟姜女传说的长城,没有白娘子传说的西湖,没有王勃、崔颢、范仲淹等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自然就少了一分悠远的意味,就不会成为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盐城素以“东方湿地、水绿盐城”而闻名,生态环境优美,独特的地形地貌、区域位置、人文历史构成了底蕴丰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盐城生来姓“盐”,出现过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等多名盐官,是国家重要的产盐基地。县里的地名,大多为盐卤“浸泡”过,多与盐业相关,具体而细微、鲜活,反映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颇具人性情调,如“灶”、“场”、“团”、“仓”、“总”、“J”、“垛”等。这里还是人文荟萃之地,古迹众多,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宋臣相陆秀夫、明代着名书法家宋曹的故乡,是现代“二乔”(胡乔木和乔冠华)的故乡,是全国着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还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的新四军纪念设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海盐文化、绿色文化(滩涂湿地)、红色文化(新四军)等为代表的盐城地域文化因其积淀了浓郁的人 文历史意蕴、蕴涵着丰富的人性元素、贯注了人的智力发展和价值存在才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并成为盐城城市的文化表征,彰显出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民风民俗和带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念。这其中,海盐历史遗迹反映了历代盐民勤劳坚韧、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传统美德和品质,成为今天区域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和盐城精神的写照。此外,盐城自然保护区还生存着世界上最壮观的丹顶鹤集群。与此相关的鹤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已渗透到中华文明的许多领域,在神话传说、故事和宗教中,鹤已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化身,《一个真实的故事》的传唱更是感动了许多人。如今,慕名到丹顶鹤保护区参观的人愈来愈多,人们在丹顶鹤的翩翩舞姿和清脆的鸣唱中能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对打造“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的人性化旅游品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挖掘和整理散落在盐阜大地上的地域文化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揭示盐城历史文化和人性意蕴内涵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将盐城地域特色融入到旅游文化之中,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盐城地域文化资源还有进一步发掘、提升的空间:如旅游配套设施落后,旅游资源整合度不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够强烈,甚至有的文化资源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这些都带来了整个城市文化营销和城市形象推广的滞后,影响了“以人文本”理念的弘扬。因此,地域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深具吸引力的城市传播形象,还必须经过符号化、系统化的提升和传播,充分展现它的内涵和价值。
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外物之美由于人的意识而被照亮。城市文化建设中,只有尊重了人,才能创造熠熠生辉的城市个性文化。当然,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并不意味着信守“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单纯从人的价值立场出发,强调自然是人利用、满足的对象,忽视自然界的生态位次,是一种见人不见物的主体性审美范式。“以人为本”则重在以人的整体利益和需要为本,在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是一种见人又见物的主体性审美范式。这种审美范式尊重了人的身心需要,把钢筋水泥浇灌的城市延展为极具文化韵味、审美意蕴、生态观念的城市,因而,城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人也真正成为了城市的主人。
本文编号:4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