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很多高校采用。然而,大类招生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冷热门专业选择、行政班与专业班的设置和管理、宿舍调整及管理、辅导员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等方面,阐述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提出"行政班+专业班"双轨制管理为基础,"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为补充,以推进学生工作进社区为依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策,并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证实其具有可行性。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学生管理 分类培养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变革,并于2011年秋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1]。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钗美;张懿;陈向日;彭俊艳;;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S1期
2 王怡尧;冯开甫;;试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宿舍管理[J];世纪桥;2011年13期
3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火花;;完善高师院校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汪筱兰;沈耀良;;浅谈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分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3 黄永青;;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以C校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军;;大类招生模式下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11期
5 王艳娥;周立;王晓红;;大类招生模式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0年08期
6 李凡军;李颖;;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赫荣安;黎成勇;刘静宇;赵晨曦;;基于大类招生模式的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8 朱利;朱萍;;“电路基础”教学内容的精选与讨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刘雪;;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荆全忠;邢鹏;;大类招生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困境、原因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妤妤;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方式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吴御生;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及其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英弟;大学生专业转换及适应情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茹;新形式下大学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孔庆聪;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峰;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12期
2 夏建华,胡菁,李铁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浅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曹十芙;周清明;;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4 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张金萍,周游;成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关键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6 刘春花;导师的内在改变: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重中之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7 刘青;傅剑;;高校大类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丝绸之路;2009年12期
8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01期
9 卞海勇;;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5期
10 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咏梅;郭洁;梁章琴;王春乐;冯伟;孙振球;;某校08级医学生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2 王怡尧;;试论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3 冯开甫;王怡尧;;大类招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11年22期
4 晋云海;;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5 徐才千;孙莉;;大类招生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9期
6 丁佩芬;王玲;;浅析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类招生调研[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杨塞;肖化柱;;独立学院大类招生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8 孙雪洋;;高等院校大类招生与社会需求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2年23期
9 李晶;禹奇才;;关于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若干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尤玲玲;;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采取的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相哲;李松淑;;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刘益;;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李业丽;解凯;徐秀花;;普通高校大类培养模式的探讨[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宁华;沈晓华;;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A];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俊玲;北大为何坚持大类招生[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鲜晓荻;进校两年 再选专业[N];贵阳日报;2007年
3 北京科技大学 高谱;大类招生:创新招生模式 培养通识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商艳凯 记者 赵宇清;实行大类招生入学后可选专业[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贺林平 姚雪青 李荣国;高校如何帮学生选对专业[N];人民日报;2012年
6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高楚清;2006年浙江大学按学院大类招生[N];浙江日报;2006年
7 中山大学 高小康;“大类招生”前途未定[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楼春晖;宁波大学将按学科大类招生[N];光明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瑜琨;大类招生:创新人才选拔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记者 王瑟 通讯员 郭建华;新疆大学将按学科大类招生[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2 潘妤妤;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方式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孔庆聪;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8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1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