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述评与青年行政学研究走向
本文关键词: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述评与青年行政学研究走向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 地方行政改革 青年行政学研究 学科发展方向
【摘要】:青年学者是行政学科发展的希望。以"行政学政治学青年论坛群"学术共同体为平台发起的"公共治理青年论坛"期待通过交流和互动推动中国行政学青年学术研究。本文是对三次公共治理青年学术研讨会的述评。三次会议的的主题分别是"中国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公共治理与青年学术使命"和"探究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寻求政府有效治理之道"。文章从实体论点、研究路径以及规范性、精细度对三次会议文章进行了述评,并分析青年行政学研究现今状况和展望未来发展可能的走向。公共管理学科愈益重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基础的合理化,青年学者研究路径呈现多元分布的格局:从研究基础看,文本基础、经验基础和逻辑基础三分天下;从研究方法来说,质性研究、量性研究、文本研究、逻辑分析这四种研究方法齐头并进。青年学者学术研究在"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和"文章以结语来收尾"这两个问题上有较高的行动共识,在文本文献梳理、研究设计、逻辑分析过程、再讨论、经验与理论互相关照上共识行动较低,在理论对话和延伸研究上行动很差。公共管理学科青年学者未来应在经验与理论对话、实证研究和研究复合化等方面加强能力培养。
【作者单位】: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公共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 地方行政改革 青年行政学研究 学科发展方向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行政学政治学青年论坛执笔人:罗梁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兰州730010)一、引言:公共治理青年论坛的学术担当和使命行政学青年学者是行政学科发展的希望,行政学青年学者的研究代表了行政学科的未来。青年强则学科强。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行政学青年学人以批判、自我批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志军;;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维度[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张乾友;;组织理论、政治理论与社会理论——公共行政的知识图谱[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2 彭勃;;社会冲突困局与地方发展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2期
3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4 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5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7 杨志军;;当代中国“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诠释与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8 张康之;张乾友;;合法性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概念建构中的新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张康之;张乾友;;学术史中的公共行政学概念澄明——三个基本概念的经典用法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钱振明;;跨国行政:行政学研究的新课题[J];资料通讯;2001年12期
2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何艳玲;;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J];政治学研究;2007年01期
4 罗梁波;;行政学研究:诉于反思,归于原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芮国强;;行政学方法论:内涵与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9期
6 颜佳华;;行政学研究与真、善、美[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何艳玲;;指向真实实践的中国行政学研究: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8期
8 何艳玲;;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工作述评(1996-2008)[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5期
9 刘熙瑞;;实行三条原则 把我国行政学研究推向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1期
10 竺乾威;;行政学研究的中国化[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2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闫章荟;;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行政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颜佳华;朱逢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行政学研究的影响与启示[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6 邹伟;;略谈行政学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7 邹伟注;;略谈行政学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战旭英;;效率及其实现机制[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9 罗梁波;尚虎平;;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与展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梁波;尚虎平;;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与展望[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伟;改革、创新需要制度设计[N];文汇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绪敖;交往理性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1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