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经济负效应——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公众的生命安全,而且对政府形象提出了挑战。如何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执政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维护公众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旨为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提供路径。本文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政府形象及其塑造概念的解释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的阐述,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环境污染治理不当有损政府形象,同时良好政府形象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公共管理能力,进一步有益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取得的成就,创新型学习型和法治型政府形象正在日渐形成。同时探究了尚存在的问题,如GDP崇拜有损政府环保形象;环境信息公开不足,破坏政府的透明形象;忽视多元主体协理作用,损坏政府的合作形象;环境责任追究不明危害政府的责任形象;环境治理能力不强损害政府的高效形象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如,日本的绿色政府形象、韩国的合作政府形象、美国的责任政府形象和德国的透明政府形象塑造等,提出了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六大策略:确立环保理念,塑造环保政府形象;完善环境信息沟通机制,塑造透明政府形象;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塑造合作政府形象;健全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塑造责任政府形象;提高环境问题关注度,塑造民生政府形象。
【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治理 政府形象 形象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8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8-9
- (一) 选题的理由8-9
- (二) 选题的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一) 国外研究综述9-10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0-13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4
- (一) 研究内容13-14
- (二) 研究方法14
- 四、相关理论基础14-18
- (一) 危机管理理论14-15
- (二) 形象修复理论15
- (三) 政府形象管理理论15-16
- (四) 善治理论16-18
- 第一章 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形象关系分析18-26
- 一、环境污染治理18-19
- (一) 环境18
- (二) 环境污染18-19
- (三) 环境污染治理19
- 二、政府形象及其塑造19-23
- (一) 政府形象的概念及特点19-22
- (二) 政府形象塑造的概念及特点22-23
- 三、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形象的相互影响23-26
- (一) 环境污染治理不当有损政府形象23-24
- (二) 良好政府形象有益于环境污染的治理24-26
- 第二章 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分析26-33
- 一、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取得的成就26-28
- (一) 改变环境治理方式,创新型政府形象逐渐形成26
- (二) 加强环境立法力度,法治型政府形象日益形成26-27
- (三) 借鉴环境治理经验,学习型政府形象日渐形成27-28
- 二、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存在的问题28-33
- (一) GDP崇拜轻环保,有损政府的环保形象28-29
- (二) 环境信息公开不足,破坏政府的透明形象29
- (三) 忽视多元主体协理作用,损害政府的合作形象29-30
- (四) 环境责任追究不明,危害政府的责任形象30-31
- (五) 环境治理能力不强,损害政府的高效形象31-33
- 第三章 国外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经验借鉴33-40
- 一、日本:切实推进环境保护,营造绿色政府形象33-34
- (一) 树立环保理念33
- (二) 普及环保教育33-34
- (三) 落实环保行动34
- (四) 发展环保科技34
- 二、韩国:进行多元共治,树立合作政府形象34-36
- (一) 发挥政府环境治理的主导作用35
- (二) 支持环境NGO参与治理35
- (三) 鼓励企业清洁生产35-36
- (四) 保障公民环境治理参与权36
- 三、美国:担负环境责任,打造责任政府形象36-38
- (一) 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环境责任36-37
- (二) 建立环境机构落实环境责任37-38
- 四、德国:公开环境信息,塑造透明政府形象38-40
- (一) 发挥媒体环保功能38
- (二) 建设环境网38-40
- 第四章 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路径选择40-56
- 一、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原则40-43
- (一) 以人为本原则40
- (二) 信息公开原则40-41
- (三) 及时应对原则41-42
- (四) 广泛参与原则42-43
- 二、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43-56
- (一) 确立环保理念,塑造环保政府形象43-45
- (二) 完善环境信息沟通机制,塑造透明政府形象45-47
- (三) 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塑造合作政府形象47-49
- (四) 健全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塑造责任政府形象49-51
- (五) 提高环境问题关注度,塑造民生政府形象51-52
- (六) 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塑造高效政府形象52-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珍;污染治理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2期
2 彭洪新,舒开义;环保治理重投入 污染治理结硕果[J];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10期
3 郭镜彬;;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转的原因与对策[J];环境;2000年02期
4 耿洪彬,纪荣源,孙海杰;浅论环保部门服务企业污染治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S1期
5 鲍晓英,金志丽;浅论政府、私人部门和公民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责任[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4期
6 周晓惠;孙纯明;臧雯雯;瞿震宇;张艳萍;;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对策建议[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年03期
7 陈华;;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J];环境经济;2006年Z1期
8 王蕊;叶锐;;关于抚顺市污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年06期
9 吉姆·亚得里;曹谦;;中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J];中国经贸;2007年11期
10 李沈生;薛丹;;辽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业;;关于污染治理产业化问题的一点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胡庆新;;谁污染谁付费,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化[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3 杭仕荣;;污染治理产业化机制的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林欣欣;;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框架[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胡庆新;;发展环保产业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和政策[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赵立新;蒋明虎;;采用旋流分离技术进行污染治理的可行性[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林鸿;;关于四川众力氟业公司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夏;;小再生造纸厂的污染治理之路[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张志强;王俊兰;武勤;;稀土酸法冶炼污染治理途径的探讨[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云;;福安市养猪业污染治理探析[A];2012年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环境污染治理:重在严管 贵在坚持[N];大同日报;2008年
2 特约记者 姚耀富;南京年内完成油气污染治理[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马志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改善生活发展环境[N];甘肃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吴国磊 翟恒伟 王锦慧;污染治理已到背水一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吴殿峰;黑龙江启动油气污染治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记者 王彦;油气污染治理改造方案出台[N];黑龙江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海楠;环境污染治理应从口号走向实际[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本社记者 邓益辉;刘文新:农村污染治理应与政绩挂钩[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9 范贤彪 上海市政协委员 市环保局党委书记;污染治理必须抓本[N];联合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敏;中国污染治理之路与发达国家大不相同[N];中国企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论转轨时期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王斌;环境污染治理与规制博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3 邱君;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晨;秦岭河谷型乡镇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设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蒋坚祥;PM2.5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汤续;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凤阳县石英砂污染治理模式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4 杜元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治理融资渠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耿阳洋;从过程视角出发:探究东盟跨境烟霾污染治理机制的有效性[D];南京大学;2016年
6 齐卫娜;环境污染治理中利益主体冲突博弈与机制设计[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7 赵莹;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洁文;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袁永波;污染治理政策手段的比较以及对我国治污的建议[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吴倩;企业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增长[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7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