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绩效审计 评价标准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 平衡计分卡
【摘要】:在20世纪之前,对政府机构的审计活动主要是以考察其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为主。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绩效审计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能够节约地使用公共资金,同时也要确保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提高政府机构的公信力。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审计都先后走上了绩效审计的道路,并在实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其国家节省了许多公共资金。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用一国是否已采用绩效审计来作为这个国家是否已经步入了审计现代化的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将政府绩效审计逐渐引入,但当时学者们研究的也多是别国的经验以及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实行的可能性。直到近十年,对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但大多是对于标准设置的原则、其他国家的经验等的探讨,真正的对评价标准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的并不多。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较为系统的层面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构建一套较为全面的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从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本文以受托责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平衡计分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政府绩效审计及其评价标准进行了相关的概念界定。通过对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四个发展阶段的概括,分析了绩效审计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的重要意义,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找到可鉴之处。同时列举了审计署发布的一些推动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的规划,以及我国学者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的研究。阐述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和不足产生的原因。在阐述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选择的原则之后,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进行了设定,分别是对政府机构进行整体层面绩效审计、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的重点层面的绩效审计以及对公共资源进行的单项层面的绩效审计,希望能够使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最后是对于评价标准中具体指标的选取。首先,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作为一级的评价标准,并对这四个维度进行了适用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解读,使之能够适用于政府绩效审计;其次,将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作为二级的基础性的标准,并将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由原来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3E”层面,扩展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和公平性的“5E”层面,从而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将这两级的标准相结合,建立一个两级的标准体系,从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使之更加系统。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列示了一些其他的保障体系,希望能在这些保障体系的共同作用下,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建立。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评价标准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 平衡计分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20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2 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综述12-14
- 1.2.2 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综述14-16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述评16-17
-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17-18
- 1.3.1 研究方法17
- 1.3.2 文章框架17-18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8-20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20-28
- 2.1 理论基础20-25
-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20-22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22-23
- 2.1.3 科学发展观理论23
- 2.1.4 平衡计分卡理论23-25
- 2.2 相关概念界定25-28
- 2.2.1 绩效审计的名称25-26
- 2.2.2 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26
- 2.2.3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含义26-28
- 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32
- 3.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现状28-29
- 3.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9-32
- 4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32-50
- 4.1 评价标准选取的基本原则32
- 4.2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对象的设定32-35
- 4.2.1 政府机构33
- 4.2.2 公共投资项目33-34
- 4.2.3 公共资源34-35
- 4.3 构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35-39
- 4.3.1 基于平衡计分卡层面的评价标准35-36
- 4.3.2 基于政府绩效审计内容层面的评价标准36-39
- 4.4 评价标准中具体指标的选取39-48
- 4.4.1 政府机构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39-44
- 4.4.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44-46
- 4.4.3 公共资源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46-48
- 4.5 评价标准的局限性48-50
- 5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保障体系50-54
- 5.1 加快促进政府职能实质性转变50
- 5.2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机制50-51
- 5.3 健全相关准则与法律法规体系51
- 5.4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51-54
- 6 总结与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华,王桂元;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内容和目标[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2 段兴民,罗春艳;关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几个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鸣;试析政府绩效审计[J];宁夏科技;2000年06期
4 崔彤,张志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5 聂江武,王会金;论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J];广西审计;2001年01期
6 张思强,徐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财会;2001年03期
7 栾艳;政府绩效审计的国际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3期
8 王悦;政府绩效审计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J];中国审计;2003年Z1期
9 刘嫣菲;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探讨[J];会计之友;2003年09期
10 姚曦;论我国政府管理应开展政府绩效审计[J];河南省情与统计;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岚;;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一个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勇;;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悦;;辽宁省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与对策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唐琦玉;;政府绩效需要审计[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瑛;崔晓雁;李阳;;香港衡工量值审计与深圳政府绩效审计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双玲;谭民俊;;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田冠军;高飞;;论效率性和公平性的辩证关系——基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角度[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9 宋夏云;;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研究——基于121位国内专家的调查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陈静然;刘珊;;基于循环经济的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模式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圣鸿;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审计[N];光明日报;2004年
2 南京审计学院教授 齐兴利;审计改革的方向:政府绩效审计[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傅平南;关于深入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3年
4 赵田录 吕博 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对深化政府绩效审计的一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3年
5 孟丽荣 范东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绩效问题研究[N];中国审计报;2005年
6 王军法 陈岳 南京审计学院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员办事处;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下)[N];中国审计报;2010年
7 张飞 曾恺;试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与建议[N];财会信报;2010年
8 吕爱昌;邗江区全面推行“1+3”政府绩效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1年
9 张卫彬 甘肃省审计厅;浅谈西部地区应如何搞好政府绩效审计[N];中国审计报;2013年
10 蒋年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绩效审计[N];新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全民;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云平;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曹宏举;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冯彦妍;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静波;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审计完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彭薇;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美玲;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英杰;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廖上林;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于良;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7 杨广;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制化建设[D];河北大学;2007年
8 彭飞;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甘金珏;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周超;政府绩效审计发展与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8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8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