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适应性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2:25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适应性改革研究
【摘要】:“有效的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有效的组织结构”[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随着外部行政生态环境的演变,政府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而迅猛发展,时至今日,这些新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重组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社会再结构化”。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面临着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传统科层制政府组织结构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环境土壤发生了深刻改变。随着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持续深入影响,政府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等各领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受互联网时代客观存在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二是政府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局限性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凸显,文章重点剖析了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原因,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论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为指导,探索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适应性改革路径,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改革趋势做合理化展望。本文研究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界定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概念;第三部分,全面总结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在各领域的不适应性现象及其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深入剖析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原因,包括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局限性以及互联网对科层制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化和论证;第五部分,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改革理念、宏微观改革视角探索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适应性改革路径,并对未来政府组织结构改革方向进行合理化展望。第六部分,主要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改革研究,试图为新时期政府组织结构改革与完善提供相对科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政府 组织结构 不适应性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14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现实意义10
- 1.3 研究设计10-14
- 1.3.1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10-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3.3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13-14
- 2 研究现状与基本理论14-21
- 2.1 研究现状14-17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2.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
- 2.2 基本理论阐述17-18
- 2.2.1 行政生态学理论17
- 2.2.2 结构功能理论17-18
- 2.2.3 信息传播理论18
- 2.3 基本概念界定18-21
- 2.3.1 政府组织结构18-19
- 2.3.2 互联网时代19-21
- 3 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现象及影响21-34
- 3.1 互联网时代的行政生态环境21-23
- 3.1.1 政治环境21-22
- 3.1.2 经济环境22
- 3.1.3 文化、科技环境22-23
- 3.1.4 社会环境23
- 3.2 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现象23-29
- 3.2.1 政治领域23-25
- 3.2.2 经济领域25-26
- 3.2.3 文化、技术领域26-28
- 3.2.4 公共服务领域28-29
- 3.3 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的负面影响29-34
- 3.3.1 行政效率低下29
- 3.3.2 腐败问题增多29-30
- 3.3.3 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30-31
- 3.3.4 社会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频发31-34
- 4 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不适应性原因分析34-50
- 4.1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传播34-39
- 4.1.1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特点34-36
- 4.1.2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36-39
- 4.2 传统“金字塔”科层制组织结构及其局限性39-42
- 4.2.1 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及其特征39
- 4.2.2 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局限性39-42
- 4.3 互联网对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多方位影响42-44
- 4.3.1 信息共享、交流平台43
- 4.3.2 信息弥散化传播方式43
- 4.3.3 削减中间层43-44
- 4.3.4 削弱集权44
- 4.3.5 民主决策44
- 4.4 案例分析44-49
- 4.4.1“互联网舆情”45-46
- 4.4.2 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回顾46-47
- 4.4.3 事件分析与总结47-49
- 4.5 小结与讨论49-50
- 5 互联网时代政府组织结构适应性改革路径探析50-63
- 5.1 改革理念50-52
- 5.1.1 学习理念50-51
- 5.1.2 民主理念51
- 5.1.3 服务理念51
- 5.1.4 法治理念51-52
- 5.2 改革视角52-58
- 5.2.1 宏观视角:塑造“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52-54
- 5.2.2 微观视角:组织具体流程再造54-58
- 5.3 未来展望:协同共治58-63
- 5.3.1 协同共治模式概述58-59
- 5.3.2 中国的治理进程59-60
- 5.3.3 协同共治实现路径探析60-63
- 6 结论与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
-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8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琰;吴泽群;;互联网全球性规则形成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5期
2 本刊特约评论员;;提高运用互联网的能力[J];w
本文编号:913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91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