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研究
【摘要】:从中国“郑和下西洋”再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海运为世界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与此同时,伴随着海运的繁荣发展,日渐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以及频繁多发的海上交通事故也慢慢受到大众的关注,并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船员的综合素质及适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航运的安全和海洋的清洁,对船员的适任能力进行系统管理,既能够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又能够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运事故。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STCW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马尼拉修正案的生效及公约我国修正案的颁布均对船员的适任能力的培训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传统模式下船员适任管理工作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进行研究,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船员适任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船员适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及评述。文中以湖北省和浙江舟山市两地为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船员适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现有船员适任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五个方面对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挖掘。结合WH海事局的船员适任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着重从基层实践层面来探讨当前国内特别是本文所在WH海事局在船员适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生效后对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之上对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进行重构,以期完善WH辖区船员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从而提出基于公共管理的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重构的实施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船员适任 STCW公约 培训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4-15
- 1.4 相关理论15-16
- 1.5 研究方法16
- 1.5.1 调查法16
- 1.5.2 文献研究法16
- 1.5.3 比较研究法16
-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16-19
- 1.6.1 研究内容16-17
- 1.6.2 研究框架17-19
- 第2章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现状分析19-32
- 2.1 WH海事局概况19-21
- 2.1.1 WH海事局简介19
- 2.1.2 WH海事局组织结构19-21
- 2.2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现状概述21-24
- 2.2.1 我国船员适任管理现状21-23
- 2.2.2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现状23
- 2.2.3 借鉴启示23-24
- 2.3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24-28
- 2.3.1 培训教育模式方面24
- 2.3.2 考务工作管理方面24-25
- 2.3.3 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方面25-26
- 2.3.4 现场适任跟踪管理方面26-27
- 2.3.5 服务管理方面27-28
- 2.4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28-30
- 2.4.1 法规政策难以有效落实28-29
- 2.4.2 现有体制引发的人员、资金等因素长期制约29-30
- 2.4.3 公共服务意识不强30
- 2.5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下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重构32-47
- 3.1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32-34
- 3.1.1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背景32-33
- 3.1.2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主要修订内容33-34
- 3.2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的影响34-36
- 3.2.1 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管理方面34-35
- 3.2.2 船员专业、特殊培训方面35-36
- 3.3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重构意义36
- 3.4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方案重构36-46
- 3.4.1 WH海事局船员适任考试及评估方案36-38
- 3.4.2 WH海事局船员专业、特殊培训和考试方案38-41
- 3.4.3 WH海事局船员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方案41-42
- 3.4.4 WH海事局船员现场适任管理方案42-44
- 3.4.5 WH海事局船员服务管理方案44-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重构实施措施及政策建议47-59
- 4.1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方案重构实施措施47-50
- 4.1.1 实施目标47
- 4.1.2 实施方法47-49
- 4.1.3 具体措施49-50
- 4.2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重构实施保障措施50-55
- 4.2.1 科学规划船员教育与培训50-53
- 4.2.2 提升考务工作管理质量53-54
- 4.2.3 加强信息建设服务广大船员54-55
- 4.3 WH海事局船员适任管理体系重构实施的政策建议55-58
- 4.3.1 完善相关法律规范55-56
- 4.3.2 完善现有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56-57
- 4.3.3 简政放权促进市场竞争,加强服务意识57-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71
- 后记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彦宏;船员履约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航海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张志锋,赵颖磊;丹麦“船员权利与义务”及其启示[J];中国水运;2003年09期
3 刘凤清;论船员文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J];天津航海;2003年03期
4 张志锋;船员实操检查分析[J];中国水运;2004年06期
5 张国民,王爱民;山西水运期盼高素质船员[J];中国水运;2004年10期
6 刘先杰,朱玉柱;船员持证后适任性模糊综合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张志锋;船员管理新模式[J];水运管理;2005年05期
8 张志锋;企业船员管理模式的变革与治理[J];航海技术;2005年04期
9 郑跃亮;李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船员资源管理[J];航海技术;2006年01期
10 陈金;;船员管理模式转型与策略研究[J];航海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伟明;郁百成;;内河船员违规特征分析与船员质量改善的对策[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2 郭向阳;;内河船员权益保障及构想[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梁铁刚;;小型船舶船员管理浅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4 欧阳锦强;李飞;;船员跟踪管理模式研究[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5 李灯富;黄义军;;完善船员跟踪管理机制探讨[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6 姜卫;;调动各方资源 畅通船员维权渠道[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7 ;建立内河船员安全自控体系的思路[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8 罗军;熊新文;黄国舜;;规范内河船员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9 宋宝全;;对黑龙江省小型船舶船员管理工作的探讨[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1)[C];2010年
10 刘世娟;李贺;;浅析当前内河船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志豪;船员劳务市场需要什么[N];中国交通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高纯 赵虎;我国船员管理趋势攻坚 重心将转向跟踪管理[N];中国水运报;2004年
3 罗建华 张凤铎;带好船员队伍 为构建和谐企业做贡献[N];中国远洋报;2005年
4 通讯员 傅勤勇;中远集团基地船员管理工作会在京召开[N];中国远洋报;2005年
5 李延生;我国首部维护船员权益法规开始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交通部海事局 刘功臣;贯彻《船员条例》 推进船员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通讯员 于庆恩;青远船员公司加强基地船员管理工作[N];中国远洋报;2006年
8 徐圣忠邋殷为民;南京港边检站:加强对外籍船员管理[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欧阳洁;155万船员权益有了法律保障[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尚远;上海远洋启动船员身心健康关爱工程[N];中国远洋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大泽;我国适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盛进路;人船系统平稳状态的失效机理及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玲;中国渔船船员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黄程远;长江船舶船员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岚;外派船员的再培训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丁善读;船员适任评估及跟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吴红兵;船员管理模式研究与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朱红波;船员管理模式的构建[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高革人;我国船员管理制度改革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曾勤;船舶远程电子监管系统的研发[D];集美大学;2015年
9 徐忆;宁波海事公务船员管理模式及配备标准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夏蕾蕾;《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我国船员整体权益保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3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91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