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逆向供应链网络演化机制分析
本文选题:网络演化 + 逆向供应链 ; 参考:《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不同于发达国家TPT(第三方回收)的逆向供应链模式,我国逆向供应链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其中大多数逆向供应链下游企业是走街串巷的个体商贩及其家庭作坊。本文提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我国逆向供应链网络演化机制。其中,废品回收站点需要支付固定的生产场所租金和投资购买专业生产设备,该固定成本可以在回收废品数量中均摊。当回收站点选择下游家庭作坊(或流动商贩)的最优数量时,将依据成本-收益分析获得最大化利益。最后,广东清远市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网络的案例,以及NetLogo平台下数值仿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Abstract]:Different from the reverse supply chain model of TPT (third Party Recycl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reverse supply cha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free network. Most of the downstream enterprises of reverse supply chain are individual vendors and their family workshops.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China's reverse supply chain network based on cost-benefit analysis is proposed. The waste recovery site needs to pay a fixed rent and invest in the purchase of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equipment, which can be distributed equally in the amount of recycled waste. When the recovery site selects the optimal number of downstream family workshops (or mobile vendors), the maximum benefits will be obtained based on cost-benefit analysis. Finally, the case of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 network in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NetLogo platform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暨南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6GXQ3D120)
【分类号】:F274;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倩倩;孙利辉;王军;;基于回收率的产品回收激励机制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广;;逆向供应链的实施决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3 何飞;;电子商务下逆向物流成本管理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4 贾秀兰;;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15期
5 周永强;;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19期
6 杨卫红;;欧盟绿色壁垒实施后我国电子行业构建闭环供应链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23期
7 王浩川;杨明明;;浅论再制造物流网络设计的进一步优化[J];中国市场;2007年32期
8 李雪莲;邱萍;;家电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41期
9 段金华;黄勇;;电子商务市场中逆向物流分析[J];中国市场;2008年02期
10 韩江;;网上商店退货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静;孙俊清;;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销售定价与回收协调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倪明;;逆向物流模式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周根贵;曹振宇;;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海燕;高阳;;基于模糊回收数量和质量的多目标废旧品回收网络设计[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马芬;;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6 曹振宇;周根贵;潘瑞玉;徐文兴;;产品回收网络的整合优化模型[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振宇;周根贵;徐超;;集中式回收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白世贞;王文利;;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结构设计[A];中国商品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国;吴茂全;洪宗友;黄敏;;基于CONWIP控制的分流再制造生产系统分析[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明珂;田琦;;企业逆向物流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朱煜;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林自葵;药品物流系统的网络流量监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唐秋生;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关键要素的评判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石丽红;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吴小艳;绿色再制造设计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闻捷;风电设备供应链竞合系统熵变及其动态联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李学迁;基于网络均衡的物流系统环境政策设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强;基于混合ISM和Fuzzy-TOPSIS的逆向物流外包商选择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徐杰;基于再利用比例和随机需求的闭环供应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虹;基于外包的废旧产品再制造运作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夏瑛;政府调控政策对企业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卓;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存贷决策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方贝贝;废旧木材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程永伟;废旧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9 吴小虎;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刘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及其生态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董素芹;;零售商参与逆向供应链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J];内江科技;2009年04期
3 江榕;;基于AHP的企业逆向供应链响应时间管理模型构建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09年11期
4 徐章一;;逆向而施 同样精彩——逆向供应链的三种实现形式[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年40期
5 申亮;阮民荣;王玉燕;;基于循环经济的CLSC研究[J];企业经济;2006年12期
6 黄凌;;逆向供应链风险管理合作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7期
7 王晓萍;赵晓军;;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8 侯明扬;伍海华;;基于无标度网络的深圳证券交易市场特性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申亮;王玉燕;;逆向供应链的演化博弈研究[J];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10 谢秋;刘子先;齐二石;;逆向供应链中汽车引擎的利润—成本模型[J];工业工程;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得志;谢如鹤;罗荣武;;物流园区布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姚卫新;宋珊珊;;逆向供应链中角色行为分析的层次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靖;刘喜波;;基于博弈理论的供应链-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王玉燕;申亮;;逆向供应链的协调方法分析[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5 秦琼;张放;刘海英;许鹏远;王志平;;复杂网络理论在大连公交网络中的应用[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胡茂彬;姜锐;王文旭;吴清松;汪秉宏;吴永洪;;一种新的基于无标度网络的城市交通容量和效率模拟模型[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小琴;姚洪兴;梁洪振;;基于无标度随机网的企业员工离职博弈模型[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徐荒煤;;投资推动型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及其控制策略[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李宇雨;罗兵;陈晖;;短缺量拖后系数不相同且需求时变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浩;柯贤文;谭清方;;基于供应链的包装印刷业低碳经济系统搭建与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金敏 记者 陈铁;武汉“精细爆破”技术实现有害效应控制[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河南师范大学 苏晓红 楚金桥 马从辉;关注公共利益 强化社会性规制[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丁青艳;复杂网络结构下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苟清龙;逆向供应链中的若干联合库存策略及其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刘宝全;国际贸易网络测度与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玉燕;基于博弈视角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利益协调激励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包晓英;基于产品再制造的逆供应链模型:定价、契约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光杰;分布式R&D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沈菲;经济系统中的随机分岔与混沌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竞伟;基于随机初始吸引度的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浩;逆向供应链协调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梁晨灵;逆向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旭;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回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小双;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逆向供应链协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王子旭;汽车召回逆向供应链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徐坤龙;基于博弈分析的电子产品逆向供应链渠道利益协调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卢天勇;基于逆向供应链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新杰;基于期权合同的逆向供应链协调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王浩;基于回收定价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96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