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激励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激励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国外学者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牛鞭效应”,到上世纪90年代探索试图采用信息共享的方式来解决“牛鞭效应”以来,国内学者一直在该领域开枝散叶。显然,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的注重生产和库存转变为到今天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三位一体的全方面的现状。物流,资金流等这种单向的流动往往受制于信息流这种双向的流动,结合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供应链中的企业以供应链的整体形态参与到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国内学者不遗余力的探索如何解决由于信息不确定的原因而产生的“牛鞭效应”,但是完全消除“牛鞭效应”是不可能的,现代的研究成果却表明可以无限缩小这种信息不确定性。一方面,信息共享可以促进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一体化进程,并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日益激励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也不断的迫使相关企业联合成一个整体,提升效益的同时也加强安全性,如此一来,还是需要信息共享这个纽带达到目的。部分学者认为信息共享不能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而大部分学者认为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供应链效应,但是对于提高多少效应并没有给出量化指标。从上述原因出发,本文构建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阶段供应链模型,在该模型中,分别从零售商、供应商和总体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经过反复比较后明确得出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及其各个成员的利润。所以,信息共享在供应链各个成员中是应当提倡的。在得到信息共享的总价值后,本文又设计了加入各种风险因素的模型和算例,探讨如何公平有效的对这种价值进行分配,因为,合理有效的价值分配也是激励信息共享的一种手段。信息共享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信息共享在实施过程中却拥有众多阻力,在对如何激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共享其私有信息时,本文根据共享信息的博弈行为和委托—代理行为,建立构造了正激励模型和负激励模型,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补偿企业共享信息的成本是由供应链整体来承担的,而不是由上游企业补偿下游企业,这种补偿是相互的,下游企业也应当补偿上游企业,摆脱了传统情况下二级或三级供应链中总是由生产商进行补偿的思想。在对激励机制的设计中,本身由于该理论无法量化表示,本文尽量从理论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应当相互激励,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针对个人的奖励措施,进一步促进信息共享的整体环境。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 价值分析 价值分配 激励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与激励模型的研究综述11-19
- 1.2.1 供应链信息共享效应与价值研究11-14
- 1.2.2 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研究14-17
- 1.2.3 研究思路与内容17-18
- 1.2.4 技术路线图18-19
- 2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共享相关理论19-26
- 2.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19-20
- 2.2 牛鞭效应20-22
- 2.2.1 牛鞭效应的概念20-21
- 2.2.2 牛鞭效应成因分析21
- 2.2.3 牛鞭效应的控制21-22
- 2.3 供应链信息共享22-25
- 2.3.1 信息共享的内容22-23
- 2.3.2 信息共享层级结构23-24
- 2.3.3 阻碍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原因分析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3 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价值研究26-39
- 3.1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的一般模型描述26
- 3.2 信息不共享时的价值分析26-34
- 3.2.1 模型描述26-27
- 3.2.2 第一种情况模型分析27-30
- 3.2.3 第二种情况模型分析30-34
- 3.3 信息共享时的价值分析34-38
- 3.3.1 模型描述34
- 3.3.2 模型分析34-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4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配研究39-52
- 4.1 合作方式的选择39-41
- 4.1.1 非合作模式与合作模式39
- 4.1.2 两种模式的比较39-41
- 4.2 信息共享合作模式下利益分配要素分析41-46
- 4.2.1 资源要素42-43
- 4.2.2 努力程度43-44
- 4.2.3 风险要素44-46
- 4.3 信息共享合作模式下利润分配模型的构建46-51
- 4.3.1 Shapley值法的相关概念46-47
- 4.3.2 Shapley值模型47-49
- 4.3.3 利润分配算例49-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5 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研究52-65
- 5.1 供应链节点企业间行为分析52-55
- 5.1.1 信息共享交易的博弈分析52-53
- 5.1.2 委托—代理行为分析53-55
- 5.2 激励模型的建立55-60
- 5.2.1 模型假设55-56
- 5.2.2 信息共享正激励模型56-58
- 5.2.3 信息共享负激励模型58-59
- 5.2.4 对正负激励模型的相关分析59-60
- 5.3 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60-64
- 5.4 本章小结64-65
- 6 结论与展望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红;;加强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10期
2 李广明;黄立平;詹锦川;朱轶峰;闵新力;;供应链信息系统柔性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12期
3 田志勇;刘丙午;霍灵瑜;;供应链信息共享主体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3期
4 张晴;;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5期
5 霍春梅;李菲;;电子商务环境下完善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1期
6 徐耀群;张松峰;;供应链信息共享理论分析[J];商业经济;2013年23期
7 彭建刚,刘明周;基于企业整体模型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崔杰,李前兵;基于网络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09期
9 沈洪波,陈浪涛;基于规则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J];物流技术;2005年05期
10 楚扬杰;王先甲;吴秀君;方德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道德风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旭;毛太田;秦全德;;基于粒计算模型的零售商供应链信息协同绩效评价[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2 王群;;造船供应链信息共享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志祥;;供应链信息化与信息共享技术[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范林根;;成员参与利润分配的供应链信息协调模型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觉英;崔峰;;信息技术与供应链信息共享[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杨益华;何解定;;供应链信息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供应链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N];现代物流报;2013年
2 王文;“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企业成功的秘诀[N];现代物流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燕;供应链信息化将引领未来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N];中国会计报;2010年
4 马飞;供应链信息集成推动医药信息化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
5 文立;零售业供应链信息化必不可少[N];中国商报;2002年
6 刘鸿儒;企业如何推行供应链信息化管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7 记者 谢涛;打造自下而上的供应链信息通道[N];电脑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全振湘;上品折扣:供应链信息化引领业务发展[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9 ;管理创新在更多企业闪亮[N];中国纺织报;2014年
10 ;联想 E化中壮大[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艳;基于信息共享的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李广明;供应链信息系统柔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钟哲辉;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志圣;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培亮;拉动式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机制实现[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艺梅;食用油供应链信息流风险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为;主销区粮食供应链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3 吴婷婷;关系利益对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健;浪潮公司供应链信息风险的识别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陈芳;SZQ公司SCM平台下采购供应链信息化的开发与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6 戴红艳;沈飞公司物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罗扬;基于心理承受视角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构建及仿真[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8 陶雪艳;供应链信息协调及Agent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9 陈利君;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激励模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10 吴智函;供应链信息差异化共享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激励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7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