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保理平台的典型模式及其内在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22 15:3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我国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国内平台型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快,反向保理平台便是其有效形式和具体应用。本文从国内外业务实践中选取反向保理平台的三种典型应用模式:基本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以及资产拆分模式,并从运行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信用转移机制、信用创造机制以及渠道效应五个方面剖析了反向保理平台的内部机制,以期对实践业务提供有益参考。文末对发展反向保理平台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章来源】:特区经济.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反向保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平台将取得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进行转让,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债权凭证风险低,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金融机构向平台购买取得债权凭证后,对债权凭证进行打包证券化,作为理财产品对外出售,既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投资目的,又吸收了社会资金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金融资本流入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如图6所示:四、结论与建议
在普通保理情形下,供应商将来自于所有买家的应收账款全部卖给保理商(金融机构),保理商必须收集所有买家的信用信息并评估其风险,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如果企业历史信用资料难以获取,保理商就难以对各个买家进行信用评估。另外,虚假应收账款、客户不存在等欺骗问题,在法制环境薄弱、征信系统不完善等情形下难以鉴别。并且,与供应商合作的这些买家也可能是中小企业,来自这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其信用难以保证,因此普通保理存在较高风险,大多只能提供有追索权保理[9]。在反向保理中,保理平台不是被动地接收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而是主动地去评估选择核心企业,以确保参与到平台的买家是一些信用可靠的大企业。平台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评估选择,从根本上保障了应收账款来源的可靠性,使反向保理业务的风险由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转变成核心企业的低风险[10]。并且,保理平台不需要对供应商所交易的众多买家进行风险评估,而只需对平台上的核心企业进行评估,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J]. 刘菊芹,曹晓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7(04)
[2]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3]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述评[J]. 王清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与货币政策启示[J]. 肖大勇,胡晓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平台经济理论研究动态[J]. 李允尧,刘海运,黄少坚. 经济学动态. 2013(07)
[6]影子银行体系与流动性创造的新形式[J]. 肖崎.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05)
[7]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 李波,伍戈. 金融研究. 2011(12)
[8]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 周莉萍. 金融评论. 2011(04)
[9]供应链金融下的反向保理模式研究[J]. 刁叶光,任建标. 上海管理科学. 2010(01)
[10]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过程中信用创造的缺陷[J]. 汤震宇,刘博,林树,李翔. 开放导报. 2009(02)
本文编号:3046205
【文章来源】:特区经济.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反向保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平台将取得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进行转让,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债权凭证风险低,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金融机构向平台购买取得债权凭证后,对债权凭证进行打包证券化,作为理财产品对外出售,既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投资目的,又吸收了社会资金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金融资本流入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如图6所示:四、结论与建议
在普通保理情形下,供应商将来自于所有买家的应收账款全部卖给保理商(金融机构),保理商必须收集所有买家的信用信息并评估其风险,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如果企业历史信用资料难以获取,保理商就难以对各个买家进行信用评估。另外,虚假应收账款、客户不存在等欺骗问题,在法制环境薄弱、征信系统不完善等情形下难以鉴别。并且,与供应商合作的这些买家也可能是中小企业,来自这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其信用难以保证,因此普通保理存在较高风险,大多只能提供有追索权保理[9]。在反向保理中,保理平台不是被动地接收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而是主动地去评估选择核心企业,以确保参与到平台的买家是一些信用可靠的大企业。平台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评估选择,从根本上保障了应收账款来源的可靠性,使反向保理业务的风险由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转变成核心企业的低风险[10]。并且,保理平台不需要对供应商所交易的众多买家进行风险评估,而只需对平台上的核心企业进行评估,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J]. 刘菊芹,曹晓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7(04)
[2]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3]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述评[J]. 王清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与货币政策启示[J]. 肖大勇,胡晓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平台经济理论研究动态[J]. 李允尧,刘海运,黄少坚. 经济学动态. 2013(07)
[6]影子银行体系与流动性创造的新形式[J]. 肖崎.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05)
[7]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 李波,伍戈. 金融研究. 2011(12)
[8]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 周莉萍. 金融评论. 2011(04)
[9]供应链金融下的反向保理模式研究[J]. 刁叶光,任建标. 上海管理科学. 2010(01)
[10]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过程中信用创造的缺陷[J]. 汤震宇,刘博,林树,李翔. 开放导报. 2009(02)
本文编号:3046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04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