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形势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18:10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强调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粮价走势及主产区成本收益数据,深入研究我国粮食保供稳价的有利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中长期看,农民种粮收益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与种粮收益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密切正相关;从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的有利条件来看,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国民粮食安全意识普遍增强等,进一步筑牢了物质基础。本文从保障粮食生产、缓解仓容压力、改善扶持方式、提升应急保供效能、引导粮价预期等多方面入手,提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形势及对策研究


2010-2019年全国CPI和粮食消费价格定基指数

粮食消费,基期,粮价,粮食


以2019年12月为基期,上半年全国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1%。分区域来看,31个省区市粮价以涨为主,个别地区粮价下行。其中,山东省涨幅最高,上涨3.5%;仅贵州省和重庆市粮价下跌,跌幅分别为0.1%和3.9%。年初国内稻谷中间环节出现短期性的惜售行情,加之全国各地应对疫情采取交通限制等措施,物流不畅,短期内运费上涨,综合采购成本提高等,是上半年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夏粮收购期间正值南方涝情,相关主产区收储、晒粮难度加大,收购和经营进度、成本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疫情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在粮食保供稳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 种粮收益与粮食产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密切正相关。

粳稻,成本收益,粮食作物,产区


以江苏省为例,农本调查资料显示:2010-2019年十年间江苏省稻谷和小麦最高收购价格出现在2014年,其中:粳稻2014年平均出售价格为149.23元/50公斤,当年种粮收益也处于较高年份,净利润为60.6元/50公斤,农民种粮基本收益有保障。在同茬作物种植效益比较中,稻谷、小麦的种粮净收益值和收益稳定性均高于同茬经济作物棉花和油菜籽,有利于增强国内主粮种植的积极性,进一步稳定口粮生产。亩均种粮净收益的规模优势还不够显著,2010-2019年十年间有七个年份粳稻规模种植总成本高于一般户,主要原因是规模种植的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持续高于一般户,部分抵消了规模种植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随着国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相当一部分农户从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农户存粮习惯有所改变,存粮数量总体走低。以粳稻为例,江苏户均存粮从2014年537.81公斤/户降至2018年462.11公斤/户,降幅为14.1%。这有利于消化过多的粮食库存量,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二、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的有利条件及后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异动风险及应对措施——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分析[J]. 张秀青.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5)



本文编号:3131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131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