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默契合谋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默契合谋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渠道 产品体验性 供应链结构 默契合谋 重复博弈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渠道作为一种成本低、中间环节少的营销渠道已经被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网络渠道与实体渠道供应链长期共存竞争已成为主流现象。但是在网络渠道与实体渠道重叠的经营领域,其价格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样日益激烈的恶性价格竞争最终将导致双渠道供应链在长期的竞争中利润受损。目前网络零售渠道与传统渠道的互动仍然不足,随着供应链分销模式的发展,电商与传统渠道之间的竞争必将回归理性,渠道间协作且默契共赢的诉求日益突出。因此,基于双渠道供应链分销结构长期共存的发展现状,研究双渠道供应链在长期竞争中理性竞争,主动协作共赢的竞争行为非常重要。本文将影响双渠道供应链长期竞争合作的因素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对网络渠道和实体渠道展示功能的需求,即产品体验性;另一方面是渠道所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议价能力,即渠道所在供应链的集中和分散程度,用供应链结构表示。基于双渠道供应链以上两点差异,本文构建了生活中常见的两个供应商分别通过网络渠道和实体渠道销售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通过经济学中默契合谋的理论框架,研究双渠道供应链长期共赢的问题。首先,根据默契合谋的概念,本文将双渠道供应链零售商以联合利润最大化进行决策的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状态称为双渠道供应链的默契合谋状态。其次,通过构建产品体验性指数和供应链结构参数,建立渠道需求函数和基本博弈模型。然后,根据默契合谋理论框架,建模并求解了双渠道供应链在长期竞争中的三种竞争状态,分别是零售商以各自利润最大化进行价格决策的纳什竞争、零售商以联合利润最大化进行价格决策的默契合谋竞争状态和以上两种决策混合的偏离合谋状态。其次,在产品体验性和结构参数的影响下,分析了这三种竞争状态对价格竞争的影响。最后,根据默契合谋中重复博弈的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判断网络渠道供应链和实体渠道供应链维持长期默契合谋竞争状态的判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渠道供应链长期默契合谋的条件,以及产品体验性对双渠道供应链长期合谋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渠道供应链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与产品体验性和供应链结构相关。在纳什竞争状态下,产品体验性越低、双渠道供应链各自的结构越集中,双渠道价格竞争越激烈。在同样差异变化趋势下,默契合谋竞争状态下的价格决策可以有效缓解双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且双渠道供应链结构越集中,产品体验性越低,双渠道销售价格越接近。尽管在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的过程中,双方都有降低价格、获取短期利润的诱惑,但网络渠道供应链与实体渠道供应链分别存在一个贴现因子阈值,当产品体验性指数和供应链结构参数的组合形式满足各渠道供应链贴现因子阈值的条件时,网络渠道供应链或实体渠道供应链就会在长期竞争中维持默契合谋竞争状态。对于每一个竞争供应链来说,产品体验性越低、自身供应链结构越集中,长期维持默契合谋带来的收益越大。供应链结构和产品体验性在维持默契合谋竞争中有互补作用:当供应链结构趋于分散时,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的体验性来维持默契合谋;同理,当产品体验性较高,仍然可以通过增加供应链的集中程度来促成合谋。在维持默契合谋的基础上,产品体验性越高、自身供应链结构越集中,偏离合谋的收益越小。最终,在网络渠道供应链与实体渠道供应链维持合谋条件的共同影响下,双渠道供应链在长期竞争中仅能在特定的产品体验区间内维持合谋。该区间的大小受到供应链结构的影响,即实体渠道供应链的结构越分散,可以维持双渠道供应链默契合谋竞争的产品体验性区间越大、贴现因子阈值的条件越容易达成。因此,对于体验性较低的产品来说,网络渠道供应链为集中式结构,实体渠道供应链为分散式结构最有利于长期维持默契合谋竞争。
【关键词】:双渠道 产品体验性 供应链结构 默契合谋 重复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2-17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问题的提出14-17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架构18-19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9-22
- 1.4.1 研究方法19
- 1.4.2 创新点19-22
- 第2章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22-32
- 2.1 双渠道供应链相关研究22-27
- 2.1.1 渠道分销结构组合研究22-23
- 2.1.2 双渠道定价研究23-24
- 2.1.3 双渠道协调研究24-25
- 2.1.4 针对双渠道服务及体验性功能差异的研究25-26
- 2.1.5 针对产品类别的双渠道策略研究26-27
- 2.2 默契合谋(Tacit Collusion)相关研究27-30
- 2.2.1 合谋的概念及分类27
- 2.2.2 默契合谋的概念27-28
- 2.2.3 默契合谋的研究方法—重复博弈28-29
- 2.2.4 相关文献29-30
- 2.3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双渠道供应链默契合谋关键影响因素分析32-42
- 3.1 双渠道供应链的默契合谋现象32-34
- 3.2 产品体验性对双渠道默契合谋影响分析34-37
- 3.2.1 产品体验性及双渠道体验性差异分析34-36
- 3.2.2 产品体验性指数36-37
- 3.3 供应链结构对双渠道默契合谋影响分析37-40
- 3.3.1 双渠道供应链结构变化对双渠道竞争行为的影响37-38
- 3.3.2 双渠道供应链结构参数38-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第4章 基于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竞争状态分析42-66
- 4.1 基于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竞争状态建模42-49
- 4.1.1 符号说明42-43
- 4.1.2 考虑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竞争模型43-46
- 4.1.3 基于产品体验性指数的双渠道需求函数46-49
- 4.2 考虑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竞争状态模型求解49-55
- 4.2.1 纳什竞争状态49-52
- 4.2.2 默契合谋状态52-54
- 4.2.3 偏离合谋状态54-55
- 4.3 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对双渠道竞争状态的影响分析55-63
- 4.4 数值模拟63-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基于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的双渠道供应链长期默契合谋分析66-84
- 5.1 双渠道供应链长期合谋的判别模型66-68
- 5.2 产品体验性及供应链结构对双渠道长期默契合谋的影响分析68-77
- 5.2.1 各渠道供应链长期默契合谋条件分析68-74
- 5.2.2 双渠道供应链长期默契合谋条件分析74-75
- 5.2.3 数值模拟75-77
- 5.3 两种特殊双渠道结构的长期合谋情况分析77-83
- 5.3.1 双渠道供应链分散结构合谋分析(DD结构)78-80
- 5.3.2 双渠道供应链混合结构合谋分析(CD结构)80-83
- 5.4 本章小结83-8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4-88
- 6.1 主要结论及管理启示84-85
- 6.1.1 主要结论84-85
- 6.1.2 管理启示85
- 6.2 未来研究方向85-88
- 参考文献88-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4-96
- 致谢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晓鸣;;传统百货发展双渠道零售的动因及战略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0期
2 朱玉炜;徐琪;;考虑消费者时间敏感的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年06期
3 黄传峰,蒋秀芹;传统企业网络化经营的双渠道分销模型[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杨平宇;;信息共享下双渠道制造商与零售商协调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5 许明星;王健;;双渠道供应链中服务对定价和需求的影响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4期
6 王虹;周晶;;竞争和风险规避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7 陈远高;刘南;;具有服务差异的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11期
8 林志炳;陈晓芬;;订单可转移的双渠道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王晓乔;敖峰;赵振军;;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双渠道选择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20期
10 胡东波;翟雯瑶;;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机制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但斌;刘鹏;邱晗光;;e-供应链环境下的双渠道协同分销优化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陈华;;消费者选择与产品分销渠道——一个直销-零售双渠道价格博弈模型[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磊;成克河;王世伟;;考虑公平关切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雷延军;李向阳;;基于两级双渠道供应链的马尔科夫库存优化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剑;张小洪;常炜;;双渠道多制造商供应链的Cournot均衡策略[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曲道钢;韩颖;;制造商公平偏好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问题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磊;王世伟;成克河;;供应商喜好风险的双渠道定价策略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梁佑山;倪得兵;唐小我;;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双渠道竞争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刘斌;马新迪;张荣;;应急采购情形下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团购策略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10 陈树桢;熊中楷;文海鸿;曾静;;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增值服务的定价策略选择[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朱志超;存款“调速”控规模 平安银行拟双渠道补充资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2 本报记者 徐畅;VC/PE投资中小板“双渠道”获益[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童文臻;双品牌 双渠道[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宋培臣;黑龙江联通确定双渠道晋升机制[N];人民邮电;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U,
本文编号:71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1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