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模型
本文关键词: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突发事件 物流服务供应链 网络层次分析法 合作补救
【摘要】:在充分考虑物流服务供应链特性和突发事件特点的前提下,从支撑能力、控制能力、集成能力三个方面设计建立了一套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组成.通过建立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网络层次分析(ANP)模型,探讨各层各级指标之间的内部依赖、外部依存关系,并运用Superdecisions软件进行评价.既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对影响合作补救能力的指标要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服务失误的判断准确性、服务失误归因规范化是影响合作补救能力的主要指标要素.该模型为评价并探求提高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物流服务供应链 网络层次分析法 合作补救
【分类号】:F274;F259.23
【正文快照】: 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chain,LSSC)是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主导,由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制造商组成的新型服务供应链,其通过提供柔性化的物流服务组合来满足产品供应链的物流运作需求[1-3].供应链突发事件是指由供应链内外偶发因素直接或间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启兰;丁慧平;王芮;;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骏阳,刘宁;论物流联盟的本质及发展趋势[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3 崔艳武;苏秦;陈婷;;价值导向的服务补救决策模型[J];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4 刘小群;马士华;;供应链物流能力:流通量和响应时间测算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5 陈虎;;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动态评价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4期
6 孙静静;成功建立物流外包联盟的必要因素[J];集装箱化;2003年11期
7 张辰彦;;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问题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7年05期
8 陈建清 ,刘文煌 ,张安廷;第四方物流现状及决策支持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9期
9 赵晓庆;许庆瑞;;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螺旋运动过程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1期
10 崔爱平;刘伟;;基于能力分工与合作的LSSC协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忠;龚本刚;陈香;;考虑不同数量折扣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红岩;张文杰;;基于网络分析的评标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赵启兰;丁慧平;王芮;;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桂云苗;龚本刚;张廷龙;;考虑供应能力不确定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孙浩然;王勇;裴勇;;物流联盟的信任机制分析[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6 李电生;刘凯;赵闯;;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舒宇;谭跃进;廖良才;;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价[J];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
8 董耀武;周孝华;姜婷;;基于EVT-POT-SVt模型的风险度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亦_";;浅谈第四方物流及其在我国发展[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10 张燕;;广东工业企业引进技术风险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柬;杨艳;叶枫;;基于ANP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决策模型研究[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肖磊;李丽;;基于ANP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目;刘文蕊;周宗放;;基于ANP和云重心评判法的高技术企业信用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伟;;浅谈AHP方法在公路管理处绩效考核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5 张德海;邵培基;;物流服务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实现[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雪玲;;面向动态竞争环境的供应链优化的项目决策[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郑永前;刘东;;基于ANP的ERP选型决策方法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建华;杨建涛;;基于ANP的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9 刘英男;戴国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来自中国石化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刘咏梅;卢鸿剑;杜美玲;;基于Multi-agent的个人电脑客户定制服务推荐系统[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家福;服务商选择与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永平;潜艇装备作战使用性能双域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史宪睿;企业集成创新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晓立;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资源整合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博;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及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丁蕊;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夏伟怀;铁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宇;基于ANP的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永琳;基于博弈论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雪梅;华松公司超薄DVD机芯自主开发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树凯;基于FAHP可信网络用户行为信任评估和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吴群;应急供应链中供应商的选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春辉;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及相关效果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闫妍;基于SCOR模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小亚;基于和谐理论的云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兰;降低制造环节牛鞭效应的库存优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东,李茂林,张秀梅,王九洋;极值理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5年01期
2 于群;郭剑波;;中国电网停电事故统计与自组织临界性特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2期
3 卢雅琪;赵林度;;供应链体系中VMI服务定价风险及其传导[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4 何琳;丁慧平;;基于顾客价值的物流企业能力要素分析及评价[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赵丽娟,罗兵;绿色供应链中环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6 罗兵,赵丽娟,卢娜;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郭梅;朱金福;;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8 陈小峰,李从东;住宅区多元物业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研究[J];工业工程;2004年04期
9 申成霖,汪波;基于ANP方法的电子商务逆向物流研究[J];工业工程;2005年03期
10 王蓓;孙林岩;贺竹磐;;层次分析法预测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姬小利;基于APS和契约设计的供应链协调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宇骁;基于价格补贴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周林冲;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期权契约协调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春贤;范开源;张超;;服务供应链三级结构的竞争优势[J];系统工程;2011年12期
2 程建刚;;服务供应链 概念 属性及模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06期
3 喻立;;服务供应链中外部客户交互知识的获取方法[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汪晓倩;;基于顾客需求的服务供应链决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3年04期
5 梅林;;服务供应链国内研究综述[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彭洪;谢圣涛;;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铁路企业干部培训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年11期
7 李倩;张圣忠;吴群琪;;物流服务供应链中违约风险形成机理探析[J];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8 高洁;真虹;沙梅;;港口服务供应链按需集成模式内涵及其特性研究[J];港口经济;2011年09期
9 喻立;;面向服务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机制与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程建刚;;服务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物流科技;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莲子;刘伟华;;基于匹配能力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模型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苏颖;杨磊;朱尧耿;;计划生育家庭老龄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初探[A];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伟华 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新趋势[N];国际商报;2007年
2 赵永荣;服务供应链:高额回报的源泉[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彦卿;服务供应链 高额回报的源泉[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蔡守业 王佩琼;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物流业跻身全国10强[N];中国煤炭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丹霞;基于服务外包的生产性服务供应链构建与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铁磊(TieLei Taylor Wang);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及其发展成功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喻立;面向服务供应链的客户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程飞;服务供应链协调的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德海;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继娣;服务供应链中外包方与提供商间的信息与决策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伟华;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倩;物流服务供应链违约风险识别与度量[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爽;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委托代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张淑兰;基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中介机构协调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3 孙丽娜;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企业合作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赵俊;养老服务供应链创新模式下服务质量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林伟;基于服务供应链视角的贸易服务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卓;ZWY公司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郭召海;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陈硕;基于联合契约的云计算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王文博;服务供应链协同计划运作模式及决策模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叶正军;X公司服务供应链环境下服务零配件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8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7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