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传统业务——一个基于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7-03 10:14

  本文选题:大型商业银行 + 农村金融 ; 参考:《教学与研究》2010年11期


【摘要】:各种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在服务农村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许多文献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该类研究可以发现并深入分析目前存在困难的根源,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农村所面临困难的各种理论视角的分析和整理,并结合我国目前特定的农村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对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Various surveys and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of larg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encountered great difficulties in serving rural areas, and many literatures have carried out in-dep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can find and deeply analyz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targeted improv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arrangement of variou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large commercial banks in serving rural areas, this paper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rural macro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China.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2 蒋永穆;纪志耿;;农户借贷过程中信任机制的构建——一种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朝晖,徐丽;农村内、外生金融之比较——基于满足中国农户融资需求的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胡必亮;村庄信任与标会[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官兵;;企业家视野下的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7 史清华,黎东升,郑龙真;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监利县178户调查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王元;;信息处理、博弈参与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J];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9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10 史清华,卓建伟;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农村203个农户的调查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峥;银行惜贷的根源:激励与约束的不对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陈晓昱,周敬华,朱道才;会计信息披露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李传军;;企业间产品创新多维博弈模型及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曹丽;关于我国企业家声誉机制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三(女牙);刘震宇;苏钟人;王红卫;;基于Agent一对一协商的稳定性研究[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邹璇;;不确定条件下区域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的策略选择[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8 谭绍鹏;隆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选聘中的委托-代理分析[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9 尹秋菊;;基于信号博弈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吴浩然;张强;;VMI方式下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6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蓓;我国外贸代理制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4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方颖;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9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陈秋伟;试论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丛;2003年06期

2 许晓东,谢元态,吕莉萍;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新型农村资本支持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04年08期

3 陈锋,董旭操;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4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5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6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 阮红新,杨海军,雷春柱;信贷资产分散条件下的风险与收益: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8 朱南,卓贤,董屹;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9 金雪军;从温州看民间金融与主体金融的关系[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陈运生,田赞;农村民事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赖建华;对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研究和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2 曾前锋;;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3 李长健;屈怡;吴薇;;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问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谢欣;;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取向:竞争还是合作[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03期

5 项俊波;;助力农村金融研究,破解“三农”难题[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01期

6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着力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专访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01期

7 周建松;;三农问题的金融政策支持机理和经验[J];浙江金融;2010年02期

8 李秀红;;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县域金融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0年02期

9 中国人民银行曲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朱斌;刘彰禄;;曲靖市农户贷款供求状况调查[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10 程翻身;;对当前民间融资发展趋势的探讨[J];华北金融;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元态;汪云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栾敬东;苏向妮;;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5 庞金波;周慧秋;;农村金融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志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时代任务[N];金融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 张魁勇;不是农信社翻版 而是全新的现代银行[N];成都日报;2010年

3 江帆;风劲好扬帆[N];中国特产报;2010年

4 驻江苏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宋晓东;南通市社参股农村商业银行[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5 蓝玉林 陈慧明;金融支农:寻乌探索产品创新[N];农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白琳;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需要“另起炉灶”[N];中国商报;2010年

7 ;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民贷款难[N];友报;2010年

8 首席记者 张淼;疏通追赶跨越的每一根“血脉”[N];牡丹江日报;2010年

9 李晓宝;浅析农业再保险体系建设[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 祝亚伟;以创新收官布局[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清;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欧阳世伟;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李建英;中国转轨期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

8 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春辉;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村金融供给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朱文杰;大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体系结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旭旺;吉林省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信托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肖宏;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嵩;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杜伟佳;农户生产性投资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孙培宽;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唐开妍;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D];四川大学;2007年

9 齐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闫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3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93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