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实习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酒店实习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学生实习体验与学生在酒店业内就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对实习的安排、指导教师的介入、酒店的人文关怀与学生的岗位价值贡献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就业意愿,其中学校对实习内容的安排、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及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情况与毕业生就业意愿显著正相关。在此研究的结果上,笔者提出了选择合适的酒店、改善与实习生的沟通及加强对实习生的培训等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
【关键词】: 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实习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322
【分类号】:F719-4;G6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酒店业作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国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4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杨钊;黄剑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杨钊;梁燕;陆林;;饭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生择业感知影响及教学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于昕;张秋敏;;浅谈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才智;2011年09期
4 张丽娟;廖珍杰;;多位优化原则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以华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 周程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常见问题为例[J];成功(教育);2010年09期
6 陈保平;叶庆华;左仲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朱国兴;胡善风;汪小飞;;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式”实习模式分析——以黄山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谢苏立;;基于校企联合的饭店业“学生员工”资源开发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徐福英;刘涛;;高校饭店管理专业管理实习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10 王天才;;浅议藏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习中的适应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实习实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昌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莎莎;高校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f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胡文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辛岩;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芳;适时生产系统在森林旅游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路;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效忠,陆林,凌善金;旅游资源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以皖南实习基地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9期
3 苗雅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典平;黄雪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模块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为例[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方向红;中美实习生差距启示录[J];饭店现代化;2005年10期
6 李祝舜;饭店管理专业实习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李星群,文军;影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高教论坛;2004年05期
8 林增学,罗清德;专科旅游院校实习管理问题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9 薄湘平,姚艳红;西欧饭店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我国饭店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10 黄明超,双长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探索与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元;邱学青;李正;;合作教育的本质、历史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2 叶逸良;;毕业生求职的“软肋”在哪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思考[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年04期
3 刘定邦;;用最优秀的人才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关于师范教育的一点看法[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31期
4 王卫平;如何改进师范院校政教专业的教学[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瑞士的日内瓦 美味的家乡菜[J];成才与就业;2002年04期
6 刘景荣;谈高校基地教师指导实习生实习的有关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李永明,郎朗;加强实习环节的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铜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挚;努力付出并脚踏实地 瑞士酒店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访谈[J];出国与就业;2003年05期
9 高文;;毕业生实习期应关注的问题[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张明;;大学训练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J];网络财富;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学琛;王保顺;李志德;;实验室管理机关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丽莹;杨波;王小唯;;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5 范焕谦;眭仿华;张务平;;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提升就业市场竞争力之我见[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6 陈文斌;;两岸关系新进展给无锡市发展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肇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教学改革[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晶;刘华梅;吴琼;;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德育教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唐玉凤;;浅论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南欣;PGC课程:培养国际化酒店管理专才[N];人才市场报;2007年
2 钟言;重点转向临床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鄂平玲 文;走进不设围墙的专业学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记者 杨晨光;艺术人才培养要有通识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曹锡风;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N];消费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玉兰;能力,栖居在教育的何处[N];光明日报;2010年
7 ;浙江外国语学院全新启航[N];浙江日报;2010年
8 刘喜东;中国建设报社与沈阳建筑大学签署共建协议[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华中文;教育农林“联姻” 携手服务“三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李陈续 计亚男;安徽大学“开门”谋划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淑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价值增值的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熊万曦;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严峻;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胡南;美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汤琼英;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颖;大学权力治理结构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郭金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何梅;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走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蕾娜;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5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112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