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住宿旅游者安全感建构:过程与机理
发布时间:2021-10-17 07:44
从旅游者安全感知视角,关注旅游者微观心理活动及情绪情感体验,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识别和提炼共享住宿旅游者安全感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1)安全感的形成经历了共享住宿体验前的安全期望、体验过程中的安全感知、体验后的综合安全评价三个不同阶段. 2)旅游者共享住宿安全感体验是在"自我"、氛围情境和行为情境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受到旅游者自身背景、住宿条件及周边环境、服务过程、主客互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政府、平台和房主提出了管理借鉴与建议.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1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文献回顾
1.1 共享旅游住宿
1.2 共享住宿安全感
2 研究分析与结果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
2.3 质化分析过程
2.4 共享住宿安全感形成过程
2.5 共享住宿安全感建构机理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享住宿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甄文静.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5)
[2]基于共享经济的短租住宿发展研究——以Airbnb为例[J]. 隋春花,伍晓霖,黄凤英,杨珊. 北方经贸. 2018(04)
[3]青年选择分享型住宿的本真性动机研究[J]. 凌云,刘雪宸,丁婧,陆盈盈,李康.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3)
[4]遗产地旅游者Flow体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机理——以斯里兰卡为例[J]. 蔡溢,殷红梅,杨洋,杨丹,马作珍莫. 旅游学刊. 2018(02)
[5]游客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住宿体验:从建构主义真实性到存在主义真实性——以台湾民宿住客的优质体验为例[J]. 焦彦,徐虹,徐明. 人文地理. 2017(06)
[6]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理路——以杭州西湖为例[J]. 屈小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共享型旅游住宿主客互动体验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J]. 殷英梅,郑向敏.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8]基于Airbnb的中国民宿安全现状研究[J]. 石栋奇,高晓燕,米晓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的动机细分与机制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 杨春梅,李威,郑继兴. 理论观察. 2017(01)
[10]国内在线短租平台SWOT分析!!——以小猪为例[J]. 佘思琳. 现代商业. 2016(32)
博士论文
[1]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邹永广.华侨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上海经济型酒店顾客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D]. 王开元.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文化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安全感的影响:认知闭合需要的作用[D]. 闫慧丽.宁夏大学 2017
[3]基于扎根理论的“大旅游观”研究[D]. 郭培源.重庆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顾客感知视角的酒店安全评价研究[D]. 张翠.华侨大学 2013
[5]安全感问题的哲学思考[D]. 陈建辉.湘潭大学 2013
[6]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研究[D]. 邹永广.华侨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1395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1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文献回顾
1.1 共享旅游住宿
1.2 共享住宿安全感
2 研究分析与结果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
2.3 质化分析过程
2.4 共享住宿安全感形成过程
2.5 共享住宿安全感建构机理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享住宿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甄文静.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5)
[2]基于共享经济的短租住宿发展研究——以Airbnb为例[J]. 隋春花,伍晓霖,黄凤英,杨珊. 北方经贸. 2018(04)
[3]青年选择分享型住宿的本真性动机研究[J]. 凌云,刘雪宸,丁婧,陆盈盈,李康.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3)
[4]遗产地旅游者Flow体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机理——以斯里兰卡为例[J]. 蔡溢,殷红梅,杨洋,杨丹,马作珍莫. 旅游学刊. 2018(02)
[5]游客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住宿体验:从建构主义真实性到存在主义真实性——以台湾民宿住客的优质体验为例[J]. 焦彦,徐虹,徐明. 人文地理. 2017(06)
[6]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理路——以杭州西湖为例[J]. 屈小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共享型旅游住宿主客互动体验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J]. 殷英梅,郑向敏.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8]基于Airbnb的中国民宿安全现状研究[J]. 石栋奇,高晓燕,米晓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的动机细分与机制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 杨春梅,李威,郑继兴. 理论观察. 2017(01)
[10]国内在线短租平台SWOT分析!!——以小猪为例[J]. 佘思琳. 现代商业. 2016(32)
博士论文
[1]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邹永广.华侨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上海经济型酒店顾客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D]. 王开元.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文化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安全感的影响:认知闭合需要的作用[D]. 闫慧丽.宁夏大学 2017
[3]基于扎根理论的“大旅游观”研究[D]. 郭培源.重庆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顾客感知视角的酒店安全评价研究[D]. 张翠.华侨大学 2013
[5]安全感问题的哲学思考[D]. 陈建辉.湘潭大学 2013
[6]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研究[D]. 邹永广.华侨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1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44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