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酒店管理论文 >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乡村民宿聚落“三生”空间的重构优化——以海南省代表性共享农庄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9 12:19
  从自组织理论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原理,研究分析海南省代表性共享农庄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演化过程,可总结出乡村民宿聚落有过渡式、聚合式和融合式三种演化模式,其空间演化有政府政策、旅游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等外部动因,以及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因素和当地居民自主意识等内部动因。依此重构乡村民宿聚落"三生"空间协同演化优化模型,可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重构良性的内部系统,有助于达到乡村民宿聚落的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效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文章来源】:东南学术.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自组织理论与乡村民宿聚落研究
    (一) 自组织理论
    (二) 乡村民宿聚落
    (三) 研究评述
二、乡村民宿聚落“三生”空间再认识
    (一) 研究设计
    (二) “三生”空间的再认识
        1.开放性。
        2. 远离平衡态。
        3. 非线性作用。
        4. 涨落。
三、海南共享农庄“三生”空间演化模式及动因分析
    (一) 海南共享农庄“三生”空间演化模式
        1. 过渡式
        2. 聚合式
        3. 融合式
    (二) 海南共享农庄“三生”空间演化动因
        1. 外部因素
        2. 内部因素
四、乡村民宿聚落“三生”空间的重构优化
    (一) “三生”空间重构优化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二) “三生”空间协同演化模型重构及分析
        1. 系统结构分析
        2. 系统动力分析
        3. 积极推动协同演化
        4. 重构优化的预期效果
    (三) 乡村民宿聚落“三生”空间的重构优化措施
        1.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促使系统有序地演化发展
        2. 重构良性的内部系统, 通过优化生活、生产与生态空间实现乡村民宿聚落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民宿聚落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研究——以拉祜族民宿聚落为例[J]. 游上,陈晖莉,江景峰,余紫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6)
[2]共享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秦艳培.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3]基于生活美学产业视角的台湾精品民宿经营模式探讨[J]. 许静,陈才.  台湾农业探索. 2017(03)
[4]国内民宿研究综述[J]. 李欣.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1)
[5]台湾民宿发展关键成功因素及其对海南的启示[J]. 蒋秀芳,周刚,陈才.  台湾农业探索. 2016(03)
[6]论“三生空间”的逻辑结构、制衡机制和发展原则[J]. 刘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3)
[7]旅游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J]. 席建超,王首琨,张瑞英.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3)
[8]供应链视角下对民宿集群发展的思考[J]. 熊国铭.  物流技术. 2016(01)
[9]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J]. 陈永林,谢炳庚.  地理研究. 2016(01)
[10]利益驱动下的村落式农家乐集群经营模式研究——以苏州明月湾古村落为例[J]. 吴文智,张薇,庄志民.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6)



本文编号:354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54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