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餐饮业是保障民生发展的基础,而在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更是寄托着文化内涵,对要素的空间格局研究则是地理学永恒命题。本文基于采集自大众点评网的VGI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两个方面展开对中国餐饮业空间格局的探析:①对各地理单元餐饮业态数量规模分布、餐饮业态多样性分布进行测度与对比,并分析其形成原因;②基于省级、市级、城市内部三个尺度揭示不同餐饮业态在空间的扩散特征、发展强度的规模分布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包括:①各省餐饮店铺数量规模分布呈现高位序省份突出的位序-规模分布,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市辖区人口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省级地理单元餐饮店铺数量规模影响较大;②通过对各省餐饮业态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可知餐饮业态结构在相邻地域单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空间距离与政策因素,饮食文化为直接影响餐饮业态结构相似性的要素;③基于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可知各省餐饮业态多样性整体差异较小,与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可得餐饮业态多样性因子分析中人口总数对餐饮业态多样性存在阻碍作用,而省外人口的比例则对餐饮业态产生则对餐饮业态多样性存在促进作用;③通过对四类本土菜系、四类外来餐饮种类、以及咖啡与茶两类饮品共计十种餐饮业态省级尺度上的空间扩散格局及规模分布研究可知,国内菜系的空间扩散形式多以接触扩散为主,规模分布上则多以首位分布或者介于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的过渡形态;外来餐饮同样变现出明显的接触扩散特征,日本料理与东南亚菜呈现首位分布,西餐与韩国料理则依次呈现出高位序发展显著、低位序同样具备较高发育的位序-规模分布,饮品中茶馆相较于咖啡地域偏好的表现更为显著,规模分布则依次表现出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④市级尺度上各地理单元的数量规模分布则呈现出长尾的分布态势,均为介于规模分布与首位分布模式的过渡形式,而多样性分布呈现出低位序餐饮业态同样发育的位序-规模分布,空间格局上二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与大尺度不同各餐饮业态在中尺度上的空间扩散则表现出等级扩散与接触扩散两种形态;⑤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计算结果经济类因子与店铺数量一致性上的表现要高于人口因子,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市级地理单元上餐饮店铺数量上的解释度最高,这与省级尺度上影响因素分析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表现相同,劳动力、人口总数对地理单元多样性的解释度要高于经济类因子,与数量影响分析结果相反,反映出第三产收入占比这一结构性因子对数量与多样性的解释度均较低;⑥微观尺度下对餐饮业空间格局的探讨以西安市碑林区为例,各餐饮业态在分布中心、分布走向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而进一步通过对碑林区内部城市业态多样性空间可达性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位置的大厦多样性的空间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值得强调的是,即使在餐饮业的高密度区,同样由于单一餐饮业态过渡集中分布出现局部多样性可达性过低的现象;⑦本文揭示了不同尺度下相同地理研究对象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在省级尺度上主要以接触扩散为主,而在市域尺度下的观察则会发现餐饮业态的空间扩散中等级扩散同样是重要形式;无论在何种尺度上都可以得出餐饮业态的多样性与数量不相关,在微观尺度空间上多样性可达性分析更是直接证明这一点。
【关键词】:互联网VGI数据 餐饮业空间格局 多尺度 空间扩散 规模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10-12
- 1.研究背景10-11
- 2.问题提出11-12
- 3.研究意义12
- 第二节 分析框架12-15
- 第三节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论述结构15-17
- 1.数据来源15
- 2.研究方法15
- 3.论述结构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17-21
- 第一节 国内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回顾17-18
- 第二节 空间扩散理论18-19
- 第三节 规模分布理论19-21
- 第三章 省级尺度餐饮业空间格局21-43
- 第一节 餐饮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简述21-24
- 第二节 不同省份餐饮业态结构对比分析24-34
- 1.省级空间餐饮结构相似度分析及文化制度背景下的定性分析24-28
- 2.省级餐饮规模分布、多样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28-34
- 第三节 不同餐饮业态的省级空间格局分析34-43
- 1.餐饮业态区域发展强度测算34-36
- 2.国内菜系的空间扩散36-39
- 3.国外菜系空间扩散39-41
- 4.饮品空间扩散41-42
- 5.小结42-43
- 第四章 市级尺度餐饮业空间格局43-61
- 第一节 中尺度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处理43-44
- 第二节 市级不同地理单元规模分布、结构分布差异44-52
- 1.规模分布与多样性空间结构44-45
- 2.基于市级尺度对省级空间单元分类45-49
- 3.影响因素分析49-52
- 第三节 市辖区餐饮业态的空间扩散及扩散机制研究52-61
- 1.国内菜系的空间扩散52-56
- 2. 外来菜系的空间扩散56-59
- 3.饮品类的空间扩散59-61
- 第五章 城市内部餐饮业空间格局61-70
- 第一节 方法与数据处理61-63
- 1.数据主要来源61
- 2.主要方法61-63
- 第二节 空间格局特征分析63-68
- 1.餐饮业全区空间分析63-65
- 2.不同餐饮业态类型对比分析65-68
- 第三节 空间多样性可达性分析68-70
- 第六章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77
- 附件77-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宇;中国餐饮业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商贸;2000年02期
2 冯俊;中国餐饮业的现代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徐华春;中国餐饮业:面对微利时代的到来[J];开放潮;2001年10期
4 徐华春;中国餐饮业[J];中外企业家;2002年05期
5 关占阁;中国餐饮业路向何方[J];经济论坛;2002年12期
6 孙春明;;中国餐饮业烹炒“天下大事”[J];中国商界;2005年09期
7 田烨;;2007:中国餐饮业续写黄金期[J];数据;2008年02期
8 海天;;中国餐饮业崇拜的偶像[J];国学;2008年07期
9 葛晖;;面向未来 激流勇进 中国餐饮业在改革中寻求突破[J];中国经贸;2008年11期
10 张广飞;;由“小南国无线网络”看中国餐饮业信息化[J];上海信息化;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桑词友;;入世后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A];2003中国餐饮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瑞;;浅谈中国餐饮业何以称雄[A];2003中国餐饮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一项提升中国餐饮业整体素质的重大举措[A];中国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专集[C];2004年
4 陈觉;;麦当劳营销文化对中国餐饮业的启示[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林则普;;中国餐饮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调整[A];2002“商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林则普;;中国餐饮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调整[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7 唐利;;WTO与中国快餐业[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国餐饮业连年快速发展 行业协会指导服务作用凸显[N];国际商报;2004年
2 记者 于海舰;中国餐饮业在数据中前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3 欣华;中国餐饮业全年销售额有望达7300亿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4 王文江;竞争力不足制约中国餐饮业安全[N];人民政协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傅莲英;特色与创新让中国餐饮业焕发活力[N];国际商报;2005年
6 徐强;餐博会引领中国餐饮业健康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7 赵晓宇邋王琦;中国餐饮业 “吃”出大文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张志勇;中国餐饮业的启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周英峰;奥运会为中国餐饮业带来200亿增量[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10 ;中国餐饮业面临五大挑战[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恒;中国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李雪;中国餐饮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董小明;“走出去”战略下中国餐饮业特许模式海外拓展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毓峰;中国餐饮业特许连锁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牛宇;中国餐饮业特许经营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Piyapas Saekuo;泰国食品、餐饮行业在中国的商业环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40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