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人类福祉的产出绩效与模式演进:1990-2010
发布时间:2017-10-12 21:38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人类福祉的产出绩效与模式演进:1990-2010
更多相关文章: 人类福祉 福祉产出绩效 福祉结构 模式演进 中国
【摘要】:区域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类福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消耗实现人类福祉最大化,是提高人类福祉产出绩效的核心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构建碳排放敏感性人类福祉指数(HWI),应用四象限图等方法,对1990-2010年中国区域人类福祉的产出绩效与结构模式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199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类福祉水平快速提升,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递减空间格局。由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福祉与社会福祉得分增速较快,我国人类福祉整体趋向区域均衡发展;(2)我国社会福祉在人类福祉中的占比远高于生态经济福祉,且生态经济福祉比重整体趋于降低,社会福祉比重整体趋于提高;(3)我国人类福祉结构模式经历了"低人类福祉不协调型→生态经济福祉先导型→人类福祉协调型"的动态演进过程,但在2010年东北、西部地区却退回生态经济福祉滞后模式;(4)大致以1999年为界,之前我国四大区域生态经济福祉提升快于社会福祉,之后生态经济福祉稳步不前,而社会福祉大幅提升;(5)199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类福祉的碳绩效在降低中呈趋同演进态势;经济发展的碳绩效整体降低,1999年以后降幅尤为明显;经济发展的福祉产出效率整体趋于递减。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关键词】: 人类福祉 福祉产出绩效 福祉结构 模式演进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27),主持人:王圣云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2CJL062)主持人:王圣云 2015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15ZBLPS01),主持人:王圣云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提高民生福祉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域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福祉。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跃升,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凸显等“扭曲”发展问题[1]。从福祉视域来看,“扭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晓峰;向促进人类福祉的人们学习如何支持创新[J];中国科技奖励;2001年02期
2 方陵生;;迷幻药:化学成果被滥用的困扰[J];世界科学;2011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江输仁;推动科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本文编号:1021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02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