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绩效评价与区域比较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绩效评价与区域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适应 绩效评价 区域比较 因子分析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应模式和重点,促进子系统间及各系统内主要因子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2012年度开放课题(SK2012020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1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0引言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重大环境问题。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对于经济社会相对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减缓气候变化过程漫长而艰巨,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则更为现实和紧迫[1]。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线较低,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何注重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中,王文远;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张称意;罗勇;刘洪滨;王长科;张海东;巢清尘;王邦中;;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4期
3 李明;迟秀丽;;减缓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4 赵宗慈;;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5 苗秋菊;沈永平;;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气候行动议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6 林而达;;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J];中国减灾;2006年02期
7 齐晔;马丽;;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简本)[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7期
9 符淙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导报;2007年14期
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节选三)[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春;白冰;魏宁;方志明;;应对气候变化的岩土工程:挑战、机遇与应对[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张立峰;;杭州气候变化与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措施浅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百战;许良银;朱萍;贾红;;气候变化对秋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鹏;;关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途径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丁海芳;潘正林;;试论气候变化引发的标准化工作新课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孙磊石;申延美;;关于齐齐哈尔市气候变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郭媛;王艳君;;气候变化与淮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9 刘骊光;;探索城市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以美国迈阿密戴德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姜姝;;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博弈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俊杰;中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吕守奇邋丁灵红 桑剑;四川:面向党政领导宣讲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尤志宇;宁夏: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新途径[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黄卫华;应对气候变化财税扶持政策正在落实中[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高建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吕蓁;我国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我代表阐述应对气候变化主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晨光;联合国发布最新气候变化报告[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何鹏;科技风投将引入气候变化领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胡芳;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的原则[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峰;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宁;理念、利益与制度:美国气候变化政治动力研究(1992年-2009年3月)[D];外交学院;2009年
3 王静;从巴厘岛路线图看美国的气候变化外交决策[D];外交学院;2009年
4 党修伍;淮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建伟;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柯妍;人口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吕红桥;三种模式气候变化及安全影响解析[D];外交学院;2010年
8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许光达;气候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及其合作应对[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燕方;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之适应性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8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23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