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社会交换视角下的家庭亲善政策

发布时间:2017-12-01 10:19

  本文关键词:社会交换视角下的家庭亲善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交换理论 家庭亲善政策 工作 家庭


【摘要】:社会交换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视域,拥有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家庭亲善政策是组织帮助员工更好地满足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角色需求所采用的管理策略,它以照料支持、弹性支持和假期支持三种方式体现组织关怀员工,员工以更高的绩效、更高的组织认同和更高的敬业度来回报组织,践行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两条理论路径。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情境下家庭亲善工作实践的内容结构、前因与后果研究”(项目号:712721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3.1
【正文快照】: 当前,双职工夫妇不断增多,打破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男女双方同时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致使角色冲突、情绪疲惫、工作倦怠的现象不断涌现。更好地满足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角色需求,促进自身发展已成为双职工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家庭亲善政策无疑有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玉珍,徐晓军;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曹海林;乡村社会交换的演变及其生成逻辑[J];人文杂志;2003年02期

3 罗应棉;孙庆民;;社会交换与权力的产生[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2期

4 葛熠;;大学生社会交换的特点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年10期

5 朱鲲鹏;;跨文化视野下社会交换运作模式的差异比较——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6 徐江敏;浅论社会交换中的不平等[J];社会;1989年04期

7 孙庆民;社会交换资源理论评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6期

8 童新国;钟义红;;论中国人的社会交换行为的基本原则[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9 彭正文;陈文心;;论知识与权力的社会交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张伶;张大伟;;简析组织公正、社会交换和雇佣关系[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笑笑;刘力;;从社会交换的视角出发:探究fans忠诚的形成过程[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顾佳旎;孟慧;;中国员工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结果的关系: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习楷;不平等交换是产生腐败的根源[N];各界导报;2007年

2 潘允康;在“社会交换”中加强道德建设[N];天津日报;2006年

3 青连斌;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N];学习时报;2006年

4 王寅;徐冰 我和社会交换的是思维[N];东方早报;2008年

5 华中;富人逃税:社会交换的失衡[N];经理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丽;社会交换视角下中小学教师与家长间礼物关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2 戴赛;社会交换资源问卷编制及其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洁;非营利组织的劝募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罗应棉;高中生师生社会交换问卷编制及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宝朋;社会交换情景和概率因素对条件推理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杨婷婷;组织内社会交换与工作结果:适应性个人资源的中介作用[D];浙江大学;2012年

7 傅绪荣;面子交换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媛;礼金背后的社会交换模式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吴超峰;中国农村潜规则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朱建春;洛南县农村劳动交换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0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240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