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高校教师产生工作疏离感——基于5所大学优势学科实验室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是什么让高校教师产生工作疏离感——基于5所大学优势学科实验室的调查研究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大学组织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成为组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的5所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无规范感最高,达到中上水平,说明组织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则;组织政治认知、工作特征和压力都可以显著预测工作疏离感,但是组织政治认知是决定性影响因素,这反映出传统性组织因素(关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变革性因素(考核、竞争);工作疏离感会导致离职倾向、工作绩效降低。抵制疏离感,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聘任考核与学术职业化进程,重视组织内部的充分沟通,重塑内在工作价值观。
[Abstract]:In the situa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th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eacher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study selected 5 Key Laboratory of Wuhan University advantage subject par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focus on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alienation in the middle level, with no sense of the highest standard, reach the upper level,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lack of clear rules;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cognitio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pressure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sense of alienation, but the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is the decisive factor, which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al factors (relationship) effect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change of factors (assessment, competition); work alienation will lead to lower job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o resist the sense of alienation, we ne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 assessment and academic professionaliz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full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d remoul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work.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船海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5AC011)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与组织工作环境紧密相关。2000年以来中国大学的组织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行政化、考核聘用改革、学术职业化成为影响教师工作的三股结构化力量。首先,大学行政化是一种“上下主从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它导致权力集中和计划调控式资源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曦 ,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8期
2 李艳华;程利国;;香港和内地大学生疏离感状况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3 黄海;邱欣红;;贫困大学生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4 杜智娟;;大学生学业疏离感的原因与对策浅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杜智娟;;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6 周浩;龙立荣;;工作疏离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7 陈晨;嵇东海;;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1年04期
8 雷鹏;陈旭;王雪平;谢德光;;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基于城市儿童的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9 周亚玲;李婧;李炜;;大学生疏离感研究评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任菲菲;张景焕;;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利爽;方双虎;;华人留学生的疏离感调查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杨东;张进辅;;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韩笑;姚本先;;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杨帮琰;;中学生疏离感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统合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胡平;;工作群体疏离感的收入成因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姚本先;韩笑;;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问卷编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寇冬泉;;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与学习幸福感的追踪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徐夫真;张文新;王立花;刘晓峰;范琪;孙君;;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夫真;张文新;陈英敏;;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美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N];中山日报;2007年
2 刘武俊;用法眼解读社会[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许們們,
本文编号:134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34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