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8-04-06 22:38

  本文选题:生态创新 切入点:汽车产业集群 出处:《学术论坛》2017年02期


【摘要】:汽车产业集群是西江经济带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集群,但与我国发达地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西江经济带的汽车产业生态创新能力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对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绩效作出精确评估,文章从创新能力投入、创新能力产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五个方面构建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20家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绩效评价可较为客观地反映汽车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水平,从而引导企业对生态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视,促使企业之间对比分析生态创新竞争能力。由此提出优化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以进一步推动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向生态创新方向转型与升级。
[Abstract]: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s the West River economic belt is the most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areas of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ecological innovation of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order to ec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automotive industry cluster to mak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innovation the ability to input, innovation output, economic benefi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five aspects. Through study of 20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of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ec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ec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cluster, so as to guide th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cological value, promote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ability betwee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Xijiang economic belt,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the Xijiang economic zone to the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创新视角的西部地区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可持续性治理框架研究”(15BJY077)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评议[J];中国机电工业;2004年06期

2 ;如何培育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J];中国机电工业;2004年06期

3 冯夏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思考[J];时代汽车;2005年02期

4 陈洪基;;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及条件创造[J];时代汽车;2005年11期

5 林波;汽车产业集群势在必行[J];科技潮;2005年01期

6 邓恢华,杨建梅;从集群品牌视角探讨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南方经济;2005年09期

7 胡安生,冯夏勇;中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评价(上)[J];上海汽车;2005年01期

8 胡安生,冯夏勇;中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评价(下)[J];上海汽车;2005年02期

9 邱华桢;;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健康发展[J];开放潮;2006年Z5期

10 马静宇;刘海啸;;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洪基;;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及条件创造[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调研组;;依托工业园区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探析[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下半年合刊[C];2010年

3 张云逸;曾刚;;技术权力影响下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以上海汽车产业集群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刚;青岛汽车产业集群羽翼渐丰[N];青岛日报;2006年

2 梁娟;西安鼓励建设汽车产业集群[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记者 杨耀青 实习生 杜巽宇;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N];西安日报;2010年

4 侯初初 记者 李影;我市汽车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今年将超500亿[N];成都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杨秦;我国已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群[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殷高峰;陕西:政策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7 商报记者 高亮 实习生 李文豪;我市拟打造两江汽车产业集群[N];重庆商报;2013年

8 通讯员 陈晓君;宜昌高新区打造汽车产业集群[N];三峡日报;2013年

9 记者 葛静;加大招商力度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N];南昌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段超 通讯员 陈俊;挖掘资源打造汽车产业集群[N];柳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伟;汽车产业集群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颜炳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解柠羽;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姬霖;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芹;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周新宇;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磊;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温静;河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程超;区域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松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廖原;成都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8 张丽莉;全球价值链下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苏娟;发展京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燕;产业集群与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9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719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