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电子信息企业并购绩效分析——以TCL集团为例
本文选题:并购 + 事件分析法 ; 参考:《管理评论》2017年11期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步伐的不断加快,并购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已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选取具有多次并购经历的中国电子制造龙头企业—TCL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十几年来的三次主要跨国并购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2004年先后收购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和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2015年初收购手机品牌Palm。本文首先采用事件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从股价、财务绩效等多个维度分析TCL集团三次并购对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的影响;其次,采用Chow断点检验分析三次并购事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TCL集团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对公司有正向效应,而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Palm手机品牌则具有负向效应。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M & A strategy in China, the impact of M & A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In this paper, TCL Group, a leading Chinese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ith man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ree major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2004, it acquired the French Alcatel mobile phone business and the French Thomson color TV business,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2015, it acquired the mobile phone brand Palm. This paper first uses event analysis method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re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TCL group o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business perform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stock pri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 Chow breakpoint tes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ree M & A events on financial indicator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Alcatel mobile phone business by TCL group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ompany, while the acquisition of Thomson color TV business and Palm mobile phone brand has a neg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90330;71390331)
【分类号】:F271;F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止水;;中国电子信息企业追尾“世界500强”[J];IT时代周刊;2004年11期
2 武前波;宁越敏;;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3 张坚,张春晔,朱云飞;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制度安排[J];市场周刊(商务);2004年10期
4 周霞,张海鸥;我国大型电子信息企业的专利现状及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5 罗陈;任家华;;我国内源品牌型电子信息企业的升级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魏玲丽;;电子信息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年22期
7 ;山东电子学会五十周年庆典隆重召开[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年06期
8 岳瑞凤;电子信息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李建军;;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9期
10 ;全面提升——成长最快的100家中小IT企业之华东篇[J];互联网周刊;200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小玄;;对《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杨其静;;评李新春的《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案例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陆军;;对《合约主导权价值:TCL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李新春;刘佳;陈文婷;;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案例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IT经济研究所 童有好;企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记者 王宇 通讯员 缪宇竞;电子信息企业转战低份额领域[N];泉州晚报;2012年
3 记者 刘天纵;我省电子信息企业创新突围[N];湖北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炳欣 连晓东 孙鸿凌;中日电子信息企业,,期待互补互利[N];中国电子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沈娟;电子信息企业加速转型[N];国际商报;2014年
6 冯晓芳;电子信息企业须加快技术和业务融合[N];中国质量报;2007年
7 马骏;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成长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韩馨仪;电子信息企业能否重拾生机[N];中国财经报;2009年
9 记者 李军朝;咸阳——深圳电子信息企业合作洽谈会在深圳举行[N];咸阳日报;2009年
10 徐向远;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N];蚌埠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燕会;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张冰佳;基于DEA的创新型电子信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3 李诚;武汉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韩颖颖;中国四家电子信息企业进入境外营销网络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沈建伟;北京电子信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黄成梁;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质量管理[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肖福阳;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8 王胜华;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及供应商选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朱俊波;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创新搜索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吴光皋;台湾电子信息企业避免衰败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09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