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社会网络嵌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3 16:56
【摘要】: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知识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的向外部学习,充分利用嵌入的外部社会网络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经过企业自身的内化吸收,转化成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有知识,从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嵌入于企业间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因而从不同的社会网络嵌入维度出发,研究不同生命周期下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网络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作用大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社会网络平台、针对性运营管理社会网络以促进创新绩效提高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以科技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切入,以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持久(关系维度指标),中心性、异质性、结构洞(结构维度指标)为网络测量指标,构建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S P S S软件进行数据信效度分析,利用U C IN E T绘制企业社会网络关系拓扑图、AMOS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及作用路径系数大小和方向,最后结合网络拓扑图和模型检验数据,对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在网络的各维度上分配精力、以最小的成本来提高企业对网络知识吸收的效果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论文认为社会网络嵌入通过知识吸收转化对企业最终的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的影响。其中,关系嵌入维度中关系强度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在企业成长的各阶段均表现出正向作用,结构嵌入维度中,网络中心性的作用效果较其他两个潜变量更为突出,结构洞和异质性潜变量在企业的成熟期才共同表现出正向的作用效果。企业应积极的融入并搭建自身的社会网络,初创期企业应注重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的维护,成长期企业应注重双重网络维度的构建,成熟期企业应加大对结构嵌入维度的精力投入。
[Abstract]:In the current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need to constantly learn from the outside, make full use of embedded external social networks to obtain valuable information, and absorb through their own intern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into a unique knowledge conducive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so as to mainta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different life cycle stages, social networks embedded in enterpris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o from different social network embedding dimens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twork factors, the action path and the role of different life cycle influenc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set up a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and to operate and manage the social networ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a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lationship embedding and the structure embedding two dimensions cuts in, with the relation quality, the relationship intensity, the relationship lasting (the relational dimension index), the center, the heterogeneity. The structure hole (structural dimension index) is the network measurement index.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ata is analyzed by the software of S P S S. The feasibility, the size and direction of the action path coefficient of the Amo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checking model are drawn by using the topological diagram of enterprise social network with the help of U C IN E T. Finally, the network topology diagram and the data of model checking are combined. This paper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allocate energy on each dimension of the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enterprises' absorption of network knowledge with the minimum cost in different life cyc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paper holds that social network embedd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firm's ultimat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m, in the dimension of relational embedding, the effect of relationship intensity index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hows positive effect in each stage of enterprise growth. In the dimension of structural embedding, the effect of network centrality is more prominent than the other two latent variables. The structure hole and heterogeneity latent variable show the positive effect together in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enterprise.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and build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s, initial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relationship strength and network centrality, and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network dimensions. Mature enterprises should increase their energy investment in structural embedding dimens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家无偿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J];光彩;2000年07期

2 江晓阳,李新永;建立创新基金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J];北方经贸;2000年01期

3 ;创新基金将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0年Z1期

4 燕小青;拓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J];中国乡镇企业;2000年Z2期

5 ;4亿元创新基金即将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J];新材料产业快讯;2000年02期

6 王立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对策研究——对浙江省一千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报告[J];软科学;2001年03期

7 陆立军;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7期

8 汪洋;迎接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世纪发展的明天──浙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访谈(下)[J];今日科技;2001年05期

9 梅其君;产品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J];科技成果纵横;2001年02期

10 国智;创新基金托起明天的太阳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下茁壮成长[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永泰;管瑶;王艳婷;;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提升模式和发展对策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石秀华;杜春丽;;抓住倒逼转型机遇 政府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基于青山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对武汉市借鉴意义的实证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刘降斌;;完善我国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支持体系的研究[A];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晓英;;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5 王莉娟;;构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6 姜红;;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青岛经济稳定增长[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魏迪;;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模式探究——基于三螺旋理论[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小川;王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主力军[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9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指引[A];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专委会学术交流会、成都市2007科技年机械工程学会粉冶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建华;苏敬勤;;基于协同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颖慧 潘思旋;创新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药”[N];证券日报;2004年

2 记者 刘莹;24家企业首批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路线图计划[N];科技日报;2005年

3 胡晓伟;构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金融平台[N];天津日报;2005年

4 钟杰 白俊峰;天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方天舟;天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破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魏连明;天津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计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记者 张原;天津市政协力促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记者 白俊峰 通讯员 学勤高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N];天津日报;2006年

9 云南大学 秦德智邋姚超;科技型中小企业亟需政府的大力支持[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张维维;新区将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达;基于生态位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费腾;中、美、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霞;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汤继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周国红;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群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6 仲玲;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唐丽艳;新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要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洪生;科技型中小企业云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刘清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玉娥;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岩;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白丽丽;我国政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饶庆丰;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薇薇;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孟祥儒;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机会发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鹏;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张全有;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吕靖烨;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程超;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探索[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10 徐彬;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要素构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0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120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