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3:02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加,子公司逆向转移知识成为母公司获取东道国战略资源,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在价值链上战略攀升的有效途径。但新兴跨国公司在逆向知识转移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知识基础薄弱、国际化经验不足、缺乏有效整合手段等多重挑战,如何利用海外子公司的知识进行创新,成为新兴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针对此问题,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成为知识管理、国际商务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一个新兴热点,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溢出效应以及母、子公司特征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上,较少从过程角度深入探讨逆向知识转移的微观机理问题。因而,本文以中国新兴跨国公司为例,从动机、过程等多个角度探究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在文献深度阅读和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影响因素—逆向知识转移—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逐步研究以下三个逻辑紧密的问题:(1)影响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因素有哪些?(2)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有怎样的影响,不同性质的知识转移其影响是否存在差异?(3)在逆向知识转移过程中,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 20.0和Amos 17.0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探究。本研究选取汽车制造业A、安防企业B、注塑机企业C以及空分设备制造业D四家企业,在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知识转移方式对母子公司间的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影响,逆向知识转移对提高母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与母公司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企业的资产寻求导向会显著促进隐性知识的逆向转移,市场寻求导向会显著促进显性知识的逆向转移。母子公司间的培训学习、团队合作、人员轮换、会议讨论、共享场地等转移方式能显著促进隐性知识的逆向转移,设备转移、文字材料、技术转让、社交媒介、共享数据库等转移方式能显著促进显性知识的逆向转移。母公司的国际化经验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呈倒U型关系。显性知识逆向转移在资产导向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在市场导向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新兴跨国公司在后发追赶以及超越追赶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知识管理能力,重视研发投入,增强知识吸收能力,保持敏感的知识嗅觉,从而明确战略导向,运用多元化转移方式实现知识高效逆向转移,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6.7;F272
【图文】:

对外直接投资,直接投资,跨国投资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究背景与意义现实背景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2016 年我国投资者共对全/地区的 7961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高达,同比增长 53.7% ,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 14 年增长1。2015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是“十一五”的 2.3 倍。显而易见,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呈快速

调节作用,隐性,创新绩效,母公司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文的回归模型结果并未验证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也未验证知识整合能力对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由回归得到的相关系数,本文构建方程,做了调节作用图(如图 6.7 和图 6.8),发现二者有调节作用。在图 6.7 中,当知识吸收能力越高时,在逆向知识转移(RKT)较多的情况下,母公司创新绩效也会提高;同时,隐性知识逆向转移增加母公司创新绩效也会随之提高。说明知识吸收能力对逆向知识转移与母公司创新绩效有调节作用,假设 5 和假设 5a 成立。在图 6.8 中,当知识整合能力高时,母公司创新绩效随着逆向知识转移(RKT)/隐性 RKT 的增加而提高,假设 6 和假设 6a 成立。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本文的样本数据量有限,回归分析中模型并未呈现出显著效应,若增加样本量,则吸收能力与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应该会呈现显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榛;;我国收入逆向转移形成的特殊机理及控制策略[J];学习与探索;2018年01期

2 乔榛;;我国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现象及其控制[J];经济学家;2013年10期

3 晨晖;“逆向转移”的成因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4 晨晖;“逆向转移”的成因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贺蕊莉;;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与财富逆向转移[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6 吕立伟,杨克泉;关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利润逆向转移现象的思考[J];财会研究;1997年04期

7 穆光宗;逆向转移与民工浪潮现象探析[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8 马振华;;论农民工逆向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4期

9 彭腾;;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财富逆向转移与扭转[J];学习论坛;2018年01期

10 乔榛;;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机理[J];学习与探索;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乔榛;;我国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现象及其控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2 胡玉平;;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丽伟 赵吉伟 记者 周长风;劳动力逆向转移缘何火爆?[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2 庄粉荣;逆向转移利润[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收入再分配应避免“逆向转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春霞;推进公共服务 增进人民福利[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杨晓维;价格补贴的逆向转移支付[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永红 通讯员 毛泽升;石狮成“逆向转移”主要承接地之一[N];石狮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马连鹏;宋晓梧: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考查地方政府的标准[N];中国经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慧峰;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左晓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南方日报;2013年

1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宋晓梧;从两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爽;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6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716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3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