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M-Tobit模型的淮河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4 12:17
生态福利绩效是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采用2017年的截面数据,首先选取SBM模型,对淮河经济带37个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值进行测算,然后结合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淮河经济带上游与下游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较高,中游城市绩效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对生态福利绩效起显著负向作用,城市技术发展水平对绩效高低无显著性影响。最后,针对所得结果,为政府部门制定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四大省份生态福利绩效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规制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 焦国伟,冯严超.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5)
[2]黄河中游城市工业环境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杨亚红,刘长海.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3]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 方时姣,肖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3)
[4]基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回弹效应研究[J]. 胡宗义,张丽娜,李毅.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2)
[5]生态福利绩效视角下的绿色发展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杨瑞,张然. 生态经济. 2018(12)
[6]基于熵权Topsis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吉婷婷,陈童,毛广雄.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9)
[7]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J]. 郭炳南,卜亚. 企业经济. 2018(08)
[8]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空间差异演化与要素分析[J]. 王圣云,翟晨阳. 经济地理. 2018(07)
[9]基于改进DEA模型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龙亮军,王霞,郭兵.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4)
[10]上海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J]. 龙亮军,王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本文编号:3118017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四大省份生态福利绩效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规制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 焦国伟,冯严超.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5)
[2]黄河中游城市工业环境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杨亚红,刘长海.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3]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 方时姣,肖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3)
[4]基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回弹效应研究[J]. 胡宗义,张丽娜,李毅.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2)
[5]生态福利绩效视角下的绿色发展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杨瑞,张然. 生态经济. 2018(12)
[6]基于熵权Topsis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吉婷婷,陈童,毛广雄.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9)
[7]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J]. 郭炳南,卜亚. 企业经济. 2018(08)
[8]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空间差异演化与要素分析[J]. 王圣云,翟晨阳. 经济地理. 2018(07)
[9]基于改进DEA模型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龙亮军,王霞,郭兵.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4)
[10]上海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J]. 龙亮军,王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本文编号:3118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11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