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功创新经历与未来创新绩效
发布时间:2021-05-16 18:55
结合组织学习和企业二元式创新理论,探讨成功创新经历对企业未来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成功创新经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后续专利申请数量。但是依据创新实质和创新幅度将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后,发现企业后续专利申请主要体现在利用式创新方面,不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接影响因素检验表明,企业间合作研发程度越高,成功创新经历越能够显著提升其后续创新质量,但是路径依赖越强的企业,其后续创新质量越差。从新的视角推进企业成功创新经历研究,就当前关于成功创新经历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悖论给出解释机制,同时对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先前经验、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
1.2 成功创新经历与未来创新绩效
1.3 成功创新经历与二元式创新绩效
(1)首先,从知识角度而言,成功创新经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近视效应[28]。
(2)成功创新经历可能导致企业路径依赖[14]。
(3)成功创新经历可能使企业陷入成功陷阱,坚持原有战略决策。
1.4 企业间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1.5 企业路径依赖导向的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2.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2)自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3)控制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2.3 模型构建
3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
3.2 回归结果
3.4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理论意义
(1)丰富了成功创新经历对企业后续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2)就当前成功创新经历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悖论给出了解释机制。
(3)丰富了成功创新经历和后续创新间边界影响因素的研究。
4.3 实践启示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部网络关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促进抑或抑制[J]. 庞娟,靳书默,朱沛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0)
[2]超模块平台组织结构与客制化创业支持——基于海尔向平台组织转型的嵌入式案例研究[J]. 王凤彬,王骁鹏,张驰. 管理世界. 2019(02)
[3]学习、环境与在孵企业创造力:网络边界视角[J]. 李浩,胡海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2)
[4]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基于在线简历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善仕,孙博,葛淳棉,王琪. 管理世界. 2017(07)
[5]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来自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曾德明,李励,王泓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01)
[6]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J]. 曹科岩,窦志铭. 科研管理. 2015(12)
[7]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 吴剑峰,杨震宁,邱永辉. 管理学报. 2015(10)
[8]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J]. 温军,冯根福. 经济研究. 2012(03)
[9]探索式与利用式技术创新及其平衡的效应分析[J]. 王凤彬,陈建勋,杨阳. 管理世界. 2012(03)
[10]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与管理者薪酬增长[J]. 江伟. 南开管理评论. 2011(05)
本文编号:3190221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先前经验、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
1.2 成功创新经历与未来创新绩效
1.3 成功创新经历与二元式创新绩效
(1)首先,从知识角度而言,成功创新经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近视效应[28]。
(2)成功创新经历可能导致企业路径依赖[14]。
(3)成功创新经历可能使企业陷入成功陷阱,坚持原有战略决策。
1.4 企业间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1.5 企业路径依赖导向的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2.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2)自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3)控制变量及其测量方式。
2.3 模型构建
3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
3.2 回归结果
3.4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理论意义
(1)丰富了成功创新经历对企业后续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2)就当前成功创新经历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悖论给出了解释机制。
(3)丰富了成功创新经历和后续创新间边界影响因素的研究。
4.3 实践启示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部网络关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促进抑或抑制[J]. 庞娟,靳书默,朱沛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0)
[2]超模块平台组织结构与客制化创业支持——基于海尔向平台组织转型的嵌入式案例研究[J]. 王凤彬,王骁鹏,张驰. 管理世界. 2019(02)
[3]学习、环境与在孵企业创造力:网络边界视角[J]. 李浩,胡海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2)
[4]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基于在线简历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善仕,孙博,葛淳棉,王琪. 管理世界. 2017(07)
[5]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来自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曾德明,李励,王泓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01)
[6]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J]. 曹科岩,窦志铭. 科研管理. 2015(12)
[7]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 吴剑峰,杨震宁,邱永辉. 管理学报. 2015(10)
[8]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J]. 温军,冯根福. 经济研究. 2012(03)
[9]探索式与利用式技术创新及其平衡的效应分析[J]. 王凤彬,陈建勋,杨阳. 管理世界. 2012(03)
[10]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与管理者薪酬增长[J]. 江伟. 南开管理评论. 2011(05)
本文编号:319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19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