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G市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0:06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许可进入法治化轨道。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行为,是国家出于公益的目的,以权力介入权利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它涉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以及行政权力的运作方式。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行政许可在实施中面临着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等诸多困境,导致社会管理预期目标无法实现。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的部署,G市探索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推进行政服务改革,建设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平台并逐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值得探究的是行政许可改革措施是否落实,许可绩效是否得到提高,公众对于改革成效是否满意等尚未进行过全面的评价。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众满意度理论等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并结合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要求,确定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即依法实施、公开公示、监督管理和实施效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对G市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市行政许可实施仍存在标准化不足、公开性不够和后续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G市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评价研究


技术路线图

公共行政,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分析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法。市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取向是指导个体或者组织进行价值判断并作出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制约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37]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政府和行政职能的划分。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它以维护公共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范围。[38]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基础,它标准体系、方案设计和评价过程。西方国家政策绩效评价基本理念包共责任和结果导向。公众是公共政策的消费者,政府公共政策的导向一致,政府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效率准则转变为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政策评价的核心目标是改善公共部门的内部管理,重视绩效评价

示意图,示意图,行政许可,绩效评价


管理是实现社会主义“增量民主”的现实途径,民主是绩效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内核一致,公民具有参政议政和监督管理的权利。[42]实践中,政府绩效评价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评价过程就是集中表达民意的过程,评价结果是促进政府提高绩效并改进管理方式的重要驱动力量。公众满意度是政策绩效评价的量化工具,指标体系的选取不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适用性。因此,行政许可政策执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目标导向和满意度导向,在指标设计和标准制定上全面保留公众易感知、易理解和易获取的评价因子。2.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4E”原则[43]逐渐成为评价政府绩效和政策绩效的主要原则,在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价中广受推崇。行政许可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在绩效评价中需要综合平衡成本与投入、投入与产出、产出与结果、结果与公平四者之间的关系。行政许可在设置过程中以授意和服务为原则,在绩效评价中应突出对有效性和公平性原则实现程度的审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L村为例[J]. 冯英,杨佳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基于公众满意度的行政许可绩效评价——以广东省J市为例[J]. 张凤凉,李嘉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行政审批(许可)权力清单建构中的法律问题[J]. 王克稳.  中国法学. 2017(01)
[4]“整体性治理”下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J]. 于秀琴,吴波,姜文芹.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3)
[5]3E还是4E: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原则探讨[J]. 刘敏,王萌.  财政监督. 2016(01)
[6]行政审批改革中信息的流向、优化与整合[J]. 曾宇辉,徐文渊.  中国行政管理. 2015(10)
[7]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二次设计[J]. 顾平安.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6)
[8]论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与替代性制度建设[J]. 王克稳.  中国法学. 2015(02)
[9]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问题及解决路径[J]. 栗燕杰,吕艳滨,田禾.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01)
[10]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J]. 张定安.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8)

硕士论文
[1]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刍议[D]. 李艳丰.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3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383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