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0:48
我国的保险业自1980恢复至今,进步令人瞩目,但在总量和质量上都还及不上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与国内的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也是差距甚远。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发展也带来了各种风险。风险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使全面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随着这几年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各国资本流动的不断加速、服务与技术的转移逐渐便利,世界各国、各经济体之间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越来越朝着一个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的方向发展。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各国企业团结合作、追求利益共赢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险也通过不同的渠道逐渐渗透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来。若真的爆发金融危机,其传染速度与范围可能要比08年的更快更广,危害也更为严重。在这样的动荡不安、变幻莫测、风险遍地的经济大背景下,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的中国保险企业,如何保证安全长远持续的发展,是当前整个保险行业的一大挑战。虽然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与之相对的是,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剧烈的市场变化、近来持续的市场低迷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追求经...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思路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主要研究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绩效评估角度
1.3.2 全面风险管理角度
1.3.3 全面风险管理与绩效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1.4.1 结构安排
1.4.2 创新点
2 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2.1 主成分分析法
2.2 因子分析法
2.3 杜邦分析法
2.4 平衡计分卡
2.5 经济附加值
2.6 灰色关联分析法
3 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
3.1 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对于保险公司绩效评估的启示
3.3 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4 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2 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
4.2.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2.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最终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3 对人寿保险公司及绩效评估
4.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最终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综合绩效评估——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 许传华,张雪松. 武汉金融. 2015(05)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估[J]. 苗强.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3(05)
[3]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 吕璠,李竹梅. 经济师. 2013(05)
[4]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 田远,刘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评价[J]. 刘蔚. 华北金融. 2011(10)
[6]基于主成分的绩效考核分析[J]. 谢爽. 经营管理者. 2010(05)
[7]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J]. 林谦. 金融论坛. 2009(07)
[8]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应用[J]. 何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S1)
[9]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系统构建[J]. 曾忠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J]. 赵家敏,陈庆辉,彭岗. 国际金融研究. 2005(03)
博士论文
[1]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D]. 杜欣欣.山西财经大学 2014
[2]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 谭德俊.湖南大学 2014
[3]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永华.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保险企业绩效评估研究[D]. 张瀚曰.天津财经大学 2012
[2]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 刘晓娜.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D]. 梁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金晓静.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623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思路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主要研究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绩效评估角度
1.3.2 全面风险管理角度
1.3.3 全面风险管理与绩效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1.4.1 结构安排
1.4.2 创新点
2 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2.1 主成分分析法
2.2 因子分析法
2.3 杜邦分析法
2.4 平衡计分卡
2.5 经济附加值
2.6 灰色关联分析法
3 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
3.1 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对于保险公司绩效评估的启示
3.3 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4 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2 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估
4.2.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2.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最终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3 对人寿保险公司及绩效评估
4.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最终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综合绩效评估——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 许传华,张雪松. 武汉金融. 2015(05)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估[J]. 苗强.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3(05)
[3]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 吕璠,李竹梅. 经济师. 2013(05)
[4]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 田远,刘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评价[J]. 刘蔚. 华北金融. 2011(10)
[6]基于主成分的绩效考核分析[J]. 谢爽. 经营管理者. 2010(05)
[7]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J]. 林谦. 金融论坛. 2009(07)
[8]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应用[J]. 何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S1)
[9]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系统构建[J]. 曾忠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J]. 赵家敏,陈庆辉,彭岗. 国际金融研究. 2005(03)
博士论文
[1]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D]. 杜欣欣.山西财经大学 2014
[2]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 谭德俊.湖南大学 2014
[3]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永华.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保险企业绩效评估研究[D]. 张瀚曰.天津财经大学 2012
[2]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 刘晓娜.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我国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D]. 梁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金晓静.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6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48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