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1-12-12 03:54
2009年,为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经报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通过中央财政代发债券的方式转贷地方使用,开始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探索。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以及绩效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建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债务风险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模式的演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现状以及加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并参考部分省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探索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财政监督. 2020,(24)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10—201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债务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图1描述了我国2010年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规模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67109.51亿元(2010年)增长至213072亿元(2019年),年均增速为23.7%。从增长率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波动较大,2011年至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由19.78%增加至34.8%。但在2015年又突然由34.8%下降至-4.22%,减少了39.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一些地区处理存量政府债务时,根据实际情况核减了一部分债务,导致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2015年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稳步上升,到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为15.89%,2016年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71%,与前几年相比债务规模增长率较小。图2描述了我国2014年至2019年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规模及其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从相对规模这方面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政府逐渐增加了专项债务支出比重,这表明专项债务已慢慢成为地方政府“扩内需,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2014年专项债务支出在地方政府债务支出中仅占38.81%,到2019年其比重增加到44.29%,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与之相反的是,一般债务规模比重却逐渐下降,从61.19%(2014年)下降至55.71%(2019年)。从绝对规模这方面来看,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规模及专项债务规模都呈逐渐扩大的发展态势。其中从2014年到2019年,一般债务规模增加了24421.6亿元,增长率高达36.68%。专项债务规模变化幅度更大,增长了34576.1亿元,增长率为57.82%。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有着稳中向上的趋势。图3描述了我国2010年以来人均GDP规模变化及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均GDP呈现出线性向上的趋势,人均GDP增长率则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趋势。虽然2010年至2015年人均GDP增长率从17.68%下降至6.43%,但是人均GDP规模仍在持续上涨,而2015年后人均GDP增长率也逐步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地方政府经济所追求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需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给予重大项目、重大领域的建设强有力的支持。在地方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只有强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绩效管理,才能够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使用去向,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使用效率,使债券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行业,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建立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J]. 金大智. 财政监督. 2020(17)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征、成因与化解[J]. 刘穷志,王君珩. 财政监督. 2020(16)
[3]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若干问题思考[J]. 郭传辉. 地方财政研究. 2019(12)
[4]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思考[J]. 杨宝昆,刘芳.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9(10)
[5]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张羽,于谦龙. 财会研究. 2019(06)
[6]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评价机制与实施基础[J]. 薛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本文编号:3535961
【文章来源】:财政监督. 2020,(24)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10—201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债务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图1描述了我国2010年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规模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67109.51亿元(2010年)增长至213072亿元(2019年),年均增速为23.7%。从增长率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波动较大,2011年至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由19.78%增加至34.8%。但在2015年又突然由34.8%下降至-4.22%,减少了39.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一些地区处理存量政府债务时,根据实际情况核减了一部分债务,导致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2015年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稳步上升,到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率为15.89%,2016年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71%,与前几年相比债务规模增长率较小。图2描述了我国2014年至2019年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规模及其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从相对规模这方面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政府逐渐增加了专项债务支出比重,这表明专项债务已慢慢成为地方政府“扩内需,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2014年专项债务支出在地方政府债务支出中仅占38.81%,到2019年其比重增加到44.29%,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与之相反的是,一般债务规模比重却逐渐下降,从61.19%(2014年)下降至55.71%(2019年)。从绝对规模这方面来看,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规模及专项债务规模都呈逐渐扩大的发展态势。其中从2014年到2019年,一般债务规模增加了24421.6亿元,增长率高达36.68%。专项债务规模变化幅度更大,增长了34576.1亿元,增长率为57.82%。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有着稳中向上的趋势。图3描述了我国2010年以来人均GDP规模变化及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均GDP呈现出线性向上的趋势,人均GDP增长率则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趋势。虽然2010年至2015年人均GDP增长率从17.68%下降至6.43%,但是人均GDP规模仍在持续上涨,而2015年后人均GDP增长率也逐步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地方政府经济所追求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需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给予重大项目、重大领域的建设强有力的支持。在地方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只有强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绩效管理,才能够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使用去向,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使用效率,使债券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行业,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建立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J]. 金大智. 财政监督. 2020(17)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征、成因与化解[J]. 刘穷志,王君珩. 财政监督. 2020(16)
[3]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若干问题思考[J]. 郭传辉. 地方财政研究. 2019(12)
[4]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思考[J]. 杨宝昆,刘芳.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9(10)
[5]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张羽,于谦龙. 财会研究. 2019(06)
[6]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评价机制与实施基础[J]. 薛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本文编号:3535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53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