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16 05:52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日益成为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遵循"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收集281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动态能力3个维度对探索式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会感知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著;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双元创新平衡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双元创新在机会利用能力、整合重构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感知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共享背景下众包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J]. 张玉明,赵瑞瑞,徐凯歌.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9)
[2]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 陶晓波,张欣瑞,范正芳,樊潮. 中国软科学. 2019(04)
[3]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一个双中介效应模型[J]. 赵健宇,廖文琦,袭希. 管理科学. 2019(02)
[4]双元创新战略、组织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影响[J]. 金昕,陈松,邵俊岗. 预测. 2019(01)
[5]环境扫描对双元创新非线性影响机理的探讨: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 李宁娟,高山行,舒成利. 管理评论. 2018(04)
[6]跨界搜索、动态能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J]. 彭本红,武柏宇.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7]战略与创业融合新视角下的动态能力研究[J]. 杜小民,高洋,刘国亮,葛宝山.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2)
[8]双元性创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框架[J]. 李桦,储小平,郑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04)
[9]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 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 南开管理评论. 2009(06)
[10]企业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焦豪. 软科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动态能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D]. 孔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37608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共享背景下众包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J]. 张玉明,赵瑞瑞,徐凯歌.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9)
[2]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 陶晓波,张欣瑞,范正芳,樊潮. 中国软科学. 2019(04)
[3]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一个双中介效应模型[J]. 赵健宇,廖文琦,袭希. 管理科学. 2019(02)
[4]双元创新战略、组织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影响[J]. 金昕,陈松,邵俊岗. 预测. 2019(01)
[5]环境扫描对双元创新非线性影响机理的探讨: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 李宁娟,高山行,舒成利. 管理评论. 2018(04)
[6]跨界搜索、动态能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J]. 彭本红,武柏宇.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7]战略与创业融合新视角下的动态能力研究[J]. 杜小民,高洋,刘国亮,葛宝山.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2)
[8]双元性创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框架[J]. 李桦,储小平,郑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04)
[9]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 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 南开管理评论. 2009(06)
[10]企业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焦豪. 软科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动态能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D]. 孔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37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53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