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导向、上下分治与指标治理:中国国家治理数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1:13
政治的转型是最深刻的社会转型,1978年以后中国国家治理近来经历了一些重要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家治理的技术化。由于权威体制和现代权力运作的特性,中国国家治理对于数字化的依赖较之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更甚。那么,该如何理解和解释中国国家治理数字化的现象?通过对于福柯“治理术”概念的以及现代统计学历史的梳理,我们发现社会历史的变迁改变了政治权力的运作逻辑,数字(Number)成为一种治理工具是因为,它清晰性和可计算性的特性契合了现代国家治理清晰和控制的基本逻辑。因此,我们将国家治理数字化定义为这样一个过程:为了提高治理的效率,国家治理的过程或者说国家组织行动的目标确定、分配、考核等过程愈发依赖于数字指标。并提出了一个以清晰和控制作为核心逻辑,由绩效导向规范生成的,在“上下分治”的制度框架内运作并以指标治理的具体方式体现的国家治理数字化解释框架。我们接着对于这个解释框架进行了详细论述:在1978年以后变革中,绩效导向驱动着国家治理方式的升级,对于绩效合法性的追求使得数字指标被纳入国家视野,构建和实现各种绩效数字指标成为现代中国政治运转的主调;“上下分治”的管治结构设计是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基本...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家治理机制
(二) 国家治理逻辑
(三) 治理中的指标与数字
(四) 综合评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字与治理:国家治理数字化的界定与解释
一、治理的历史
(一) 国家治理的变迁:福柯“治理术”的考察
(二) 现代国家治理的技术变革:统计学的诞生
二、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定义与核心逻辑
(一) 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定义
(二) 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基本逻辑:清晰与控制
三、国家治理数字化的一个解释框架
第二章 绩效导向:国家治理数字化的规范生成
一、绩效导向: 两个层面的证据
(一) 意识形态的变化
(二) 国家注意力配置的变化
二、数字化的规范生成
(一) 绩效导向的实现:市场规律的应用
(二) 数字指标的清晰性与控制力
第三章 上下分治: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制度框架
一、上下分治的制度设计
二、制度框架中运行的数字
(一) 交易成本的最少化
(二) 数字指标的制度性分解
(三) 数字稳定制度框架
第四章 指标治理:国家治理数字化的运行机制
一、指标的生成:规范生成
二、指标的分解:制度基础
三、指标的监控与验收:基本逻辑
第五章 异化与悬浮:国家治理数字化的问题缺陷
一、异化:央地关系中数字化问题
二、悬浮:国社关系中数字化问题
三、根由:数字的缺陷与政治的自负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76922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家治理机制
(二) 国家治理逻辑
(三) 治理中的指标与数字
(四) 综合评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字与治理:国家治理数字化的界定与解释
一、治理的历史
(一) 国家治理的变迁:福柯“治理术”的考察
(二) 现代国家治理的技术变革:统计学的诞生
二、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定义与核心逻辑
(一) 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定义
(二) 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基本逻辑:清晰与控制
三、国家治理数字化的一个解释框架
第二章 绩效导向:国家治理数字化的规范生成
一、绩效导向: 两个层面的证据
(一) 意识形态的变化
(二) 国家注意力配置的变化
二、数字化的规范生成
(一) 绩效导向的实现:市场规律的应用
(二) 数字指标的清晰性与控制力
第三章 上下分治: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制度框架
一、上下分治的制度设计
二、制度框架中运行的数字
(一) 交易成本的最少化
(二) 数字指标的制度性分解
(三) 数字稳定制度框架
第四章 指标治理:国家治理数字化的运行机制
一、指标的生成:规范生成
二、指标的分解:制度基础
三、指标的监控与验收:基本逻辑
第五章 异化与悬浮:国家治理数字化的问题缺陷
一、异化:央地关系中数字化问题
二、悬浮:国社关系中数字化问题
三、根由:数字的缺陷与政治的自负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7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67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