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0 18:19
乡村旅游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是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愈来愈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究竟如何、又如何来评估成为旅游扶贫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运用AHP与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4个维度21项指标构建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估体系。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成效最显著的是生态环境功能团,其次为社会进步功能团,经济发展功能团较好,精神文化功能团绩效较弱,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状况胁迫旅游扶贫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旅游扶贫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评估指标体系
1.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2 指估体系构建
1.1.2.1 经济数据转化
1.1.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1.1.2.3 相关系数计算及重复指标合并
1.1.2.4 指标体系的主成分性选取
1.2 权重测算
1.3 数据来源
2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
3 实证分析——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案例研究
3.1 对象描述
3.2 结果分析
3.2.1 测算权重与绩效指数
3.2.2 结果分析
3.2.2.1 旅游扶贫经济效益突出,但提升经济效益的瓶颈还较多
3.2.2.2 旅游扶贫社会效益明显,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3.2.2.3 旅游扶贫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但出现的环境负面效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4 旅游扶贫精神文化效益的“双面性”非常突出
3.3 对策建议
3.3.1 提升地方政府对旅游扶贫的调控职能
3.3.2 优化乡村旅游地的“三生”环境空间
3.3.3 建设乡村旅游地精神文化家园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95979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评估指标体系
1.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2 指估体系构建
1.1.2.1 经济数据转化
1.1.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1.1.2.3 相关系数计算及重复指标合并
1.1.2.4 指标体系的主成分性选取
1.2 权重测算
1.3 数据来源
2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
3 实证分析——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案例研究
3.1 对象描述
3.2 结果分析
3.2.1 测算权重与绩效指数
3.2.2 结果分析
3.2.2.1 旅游扶贫经济效益突出,但提升经济效益的瓶颈还较多
3.2.2.2 旅游扶贫社会效益明显,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3.2.2.3 旅游扶贫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但出现的环境负面效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4 旅游扶贫精神文化效益的“双面性”非常突出
3.3 对策建议
3.3.1 提升地方政府对旅游扶贫的调控职能
3.3.2 优化乡村旅游地的“三生”环境空间
3.3.3 建设乡村旅游地精神文化家园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959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95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