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与媒体关注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7 03:27
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消耗量较大,我国的耗水量也远远高于其他的国家,污水排放量也较大,导致我国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流因污染严重并丧失了使用功能。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逐渐地受到了重视。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地提出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环境保护的体制改革,健全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的工作内容是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审计监督。在外部舆论的监督方面,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监督方式,其重要性逐渐地提升。新闻媒体作为一种舆论工具,承载着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舆论信息;因现在信息来源的渠道广泛,再加之媒体人对信息的敏感性,能够准确地抓住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及时快速地做出相关反应进行报道,外部媒体的揭露与曝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保护与治理。国内的学者主要研究环境治理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审计指标体系的建立、鲜有学者研究环境审计与媒体关注...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环境审计相关理论构建的研究
1.2.2 政府审计与媒体关注关系研究
1.2.3 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研究
1.2.4 环境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存在的创新
2 环境审计与媒体关注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环境审计
2.1.2 媒体关注
2.1.3 环境治理绩效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2 外部不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设置议程理论
2.2.5 铺垫效应理论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研究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设
3.1.1 环境审计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1.2 媒体关注对环境审计与环境治理绩效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3.1.3 媒体关注对环境审计与环境治理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差异的机理分析
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变量度量
3.3.1 环境治理绩效
3.3.2 环境审计
3.3.3 媒体关注
3.3.4 其他控制变量
3.4 模型设定
4 实证检验与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检验
4.3 Hausman检验
4.4 回归分析
4.4.1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4.4.2 进一步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6528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环境审计相关理论构建的研究
1.2.2 政府审计与媒体关注关系研究
1.2.3 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研究
1.2.4 环境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存在的创新
2 环境审计与媒体关注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环境审计
2.1.2 媒体关注
2.1.3 环境治理绩效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2 外部不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设置议程理论
2.2.5 铺垫效应理论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研究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设
3.1.1 环境审计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1.2 媒体关注对环境审计与环境治理绩效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3.1.3 媒体关注对环境审计与环境治理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差异的机理分析
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变量度量
3.3.1 环境治理绩效
3.3.2 环境审计
3.3.3 媒体关注
3.3.4 其他控制变量
3.4 模型设定
4 实证检验与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检验
4.3 Hausman检验
4.4 回归分析
4.4.1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4.4.2 进一步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65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96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