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多层模型
本文关键词:新创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多层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有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研究的不足表现为:较少探讨情境因素对HPWS内部结构的影响、对新创企业的疏漏、对员工HPWS感知的忽视、对多层次方法应用的缺乏等。通过对64家农业新创企业及其246个员工的多层数据进行分析,文章探讨了新创企业HPWS的多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层面HPWS对员工感知的HPWS具有显著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和心理授权在员工感知的HPWS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未得到验证;组织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恒生管理学院营销与管理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创企业 HPWS 激励理论 员工创新行为 组织创新行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5YJC63007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5A030310192)的资助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已有文献对高绩效工作系统(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简称HPWS)和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ChuangLiao,2010;Aryee et al.,2012)。尽管如此,这一领域仍有较多研究缺口和问题。首先,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普遍的”和“最佳实践的”视角(Liang et al.,20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哲群;杨百寅;金山;;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主人翁行为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5期
2 梁果;李锡元;陈思;;领导-部属交换和心理所有权中介作用的感恩对个体主动性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年07期
3 赵建彬;景奉杰;;基于心理所有权的网络嵌入对在线品牌社群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年02期
4 李锡元;石凡;梁果;江瑞;;变革型领导对个体当责行为的影响机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J];技术经济;2013年12期
5 姜薇薇;孙乃纪;于桂兰;;从心理所有权视角探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姜荣萍;何亦名;;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智力型组织的实证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4期
7 杨齐;;心理所有权与员工知识共享: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年10期
8 高山;;高科技企业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年02期
9 谢瑶;顾琴轩;;技能多样性对员工创造力及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心理所有权与工作反馈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4期
10 李明;;CPM领导行为对和谐组织的影响:情感承诺和心理所有权的中介效应[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青林;浅谈激励理论在企业劳动竞赛中的应用[J];广西经贸;2002年08期
2 张庆;激励理论之比较与实践[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3 白莉;激励理论实际运用刍议[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黎志成;侯锡林;;简评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5 金锡万,吴连生;略论现代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创新[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3年03期
6 吴芳敏;综合运用激励理论 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蒋秀青;浅谈激励理论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5期
8 李明峰;激励理论在中小企业改制实践中的指导意义[J];经济师;2004年11期
9 姬长山,赵新华,王曰来;激励理论在高校老年管理中的应用[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陶表红,张春琴,邹淑珍;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晏;胡强;;激励理论在农业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2 王世芬;;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杨春;;浅谈激励理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陈新征;;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叶先游;;质量行为管理及激励理论与模式[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2002年航标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2年
6 石磊;王永钦;;评拉丰、梯若尔著《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7 尚佳健;杨宁燕;;激励理论在儿童口腔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海萍;;双因素激励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高利元;;激励理论在国企改革中的探索[A];2005晋冀鲁豫蒙鄂沪云贵川甘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房慧华;;浅析激励理论在现代保险企业中的作用[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教授 杨超;激励理论的生动实践[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陈艳秋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试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3 安庆有线电视网络中心 祁刑;如何运用激励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N];安徽经济报;2007年
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胡美伦;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N];经理日报;2011年
5 许琼林;思出路,发心数变(三)[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6 郎巍;管理工作中的激励理论[N];中国航空报;2000年
7 谭靖;运用“激励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N];湖南经济报;2003年
8 姜明忠;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和运用[N];中国商报;2012年
9 西方;波特—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任继生 陈庆贵;用激励理论创新税务思想政治工作[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新宇;中国IT企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激励理论与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彭贺;人为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萍;论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玉梅;基于激励理论的初中学困生现状调查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李良;激励理论在教师激励制度构建中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韩煜东;内容激励理论在不同文化下的修正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霞;基于激励理论的小学二年级词语教学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敏亮;激励理论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中的应用[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杨东;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唐海燕;基于激励理论中的团队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赵磊;激励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孙凌;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创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多层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9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