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2:18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区间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区间效应 民营上市公司


【摘要】: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激励制度不相容,经理人可能更多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由此两权分离带来了各种代理问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监督变得无力的情况下,为了将经理人的行为重新拉回到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道路上来,所有者需要通过设计薪酬契约将两者的利益联结在一起,股权激励制度就是这一思路的最直接体现。股权激励自实施以来就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管理层持股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只有极少数学者的研究表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性。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验证管理者持股在公司业绩中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考察这两种效应对公司业绩的综合影响,揭示管理者持股的区间效应,最终找出一个合理的持股水平,为管理者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沪深两市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经一定步骤筛选后,论文最后保留每年732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共计2196个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管理层持股占公司总股本数为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以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论文最后以上海家化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评价了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并进行激励实施效果的分析。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管理层适当持股显著提高了公司业绩。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业绩间呈“正N型”曲线关系,随持股比例的增加,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此消彼长,共同决定了公司业绩的变化。并据此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供实务界参考。
【关键词】: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区间效应 民营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导论14-2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14-15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目的15
  • 1.2 文献综述15-20
  • 1.2.1 管理者持股的激励效应16-17
  • 1.2.2 管理者持股的防御效应17-18
  • 1.2.3 管理者持股的区间效应18-20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20-21
  • 1.4 研究创新21-22
  • 1.5 本章小结22-23
  • 2.理论分析23-30
  • 2.1 概念界定23-24
  • 2.1.1 股权激励23
  • 2.1.2 公司业绩23-24
  • 2.2 理论基础24-28
  • 2.2.1 委托代理理论24-25
  • 2.2.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25-27
  • 2.2.3 博弈理论27-28
  • 2.3 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理论假说28-29
  • 2.3.1 利益趋同假说28
  • 2.3.2 防御假说28
  • 2.3.3 区间效应假说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现状分析30-37
  • 3.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现状30-34
  • 3.1.1 管理层持股现状的总体分析30-32
  • 3.1.2 管理层持股现状的行业分析32-34
  • 3.2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业绩的现状34-36
  • 3.2.1 管理层持股与零持股公司业绩的现状分析34
  • 3.2.2 不同持股区间下公司业绩的现状分析34-36
  • 3.3 本章小结36-37
  • 4.研究设计和研究假设37-41
  • 4.1 研究假设37-38
  • 4.2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择38-40
  • 4.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38-39
  • 4.2.2 变量选择及定义39
  • 4.2.3 模型设计39-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5.实证分析41-51
  • 5.1 公司业绩的评价41-44
  • 5.1.1 原理及评价指标的选择41-42
  • 5.1.2 具体评价过程42-44
  • 5.2 描述性统计44-45
  • 5.3 相关分析45-46
  • 5.4 回归分析46-50
  • 5.5 本章小结50-51
  • 6.案例分析51-59
  • 6.1 公司基本情况51-52
  • 6.2 激励方案设计评价52-54
  • 6.2.1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53
  • 6.2.2 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53-54
  • 6.3 激励实施效果分析54-55
  • 6.4 管理层持股比例55-59
  • 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性59-62
  • 7.1 研究结论59-60
  • 7.2 政策建议60-61
  • 7.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61-62
  • 7.3.1 研究局限性61
  • 7.3.2 未来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67
  • 详细摘要67-72


本文编号:847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847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