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创业企业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对创业活动的日益重视,创业企业的创业思维越加活跃,创业活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推动力。而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快速更新的技术知识使企业的创新处于被动的局面,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掌控竞争态势的主动权。为此,创业企业只有掌控好自身知识资本的形成与应用才能有效的迎合市场的多变性与竞争的激烈性,进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创新绩效。本文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和知识资本理论出发,试图建立一套适合创业企业的知识资本与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创业企业知识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对24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资本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中,外部知识获取对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知识的整合利用对探索性学习及开发性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知识的整合利用对转化性学习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2)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中,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开发性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转化性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对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但是并不显著。(3)知识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知识资本形成过程的要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各个维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资本形成过程中的外部知识获取和对知识的整合利用对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和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在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业企业 知识资本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F27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2.1 知识资本研究综述12-13
- 1.2.2 吸收能力研究综述13-14
- 1.2.3 技术创新绩效研究综述14-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8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研究框架17
- 1.3.4 创新点17-18
- 2 相关理论研究18-25
- 2.1 创业企业相关理论18-19
- 2.1.1 创业企业18
- 2.1.2 创业过程模型18-19
- 2.2 知识资本与吸收能力理论19-22
- 2.2.1 知识资本19-21
- 2.2.2 吸收能力21-22
- 2.3 企业创新相关理论22-25
- 2.3.1 技术创新绩效22
- 2.3.2 创新空间:技术—市场—组织22-25
- 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25-35
- 3.1 知识资本、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维度研究25-29
- 3.1.1 知识资本与吸收能力维度25-28
- 3.1.2 技术创新绩效维度28-29
- 3.2 研究假设29-35
- 3.2.1 知识资本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及假设29-30
- 3.2.2 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假设30-32
- 3.2.3 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假设32-35
- 4 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35-44
- 4.1 研究对象和样本量35-36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35
- 4.1.2 样本量控制35-36
- 4.2 调查问卷设计36-38
- 4.2.1 问卷设计目的及原则36
- 4.2.2 问卷设计程序36-38
- 4.3 变量界定38-39
- 4.4 数据分析方法39-44
- 5 实证分析44-61
- 5.1 样本数据收集与描述44-47
- 5.1.1 数据收集44
- 5.1.2 数据描述44-47
- 5.2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分析47-54
- 5.2.1 样本的信度分析47-49
- 5.2.2 样本的效度分析49-53
- 5.2.3 相关性分析53-54
- 5.3 回归性分析54-61
- 5.3.1 知识资本与吸收能力的回归性分析54-56
- 5.3.2 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性分析56-58
- 5.3.3 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性分析58-61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61-67
-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61-65
- 6.1.1 研究结论61-63
- 6.1.2 管理启示63-65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65-67
- 6.3.1 研究不足65-66
- 6.3.2 研究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A70-73
- 附录B73-77
- 附录C77-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9-80
- 致谢80-81
- 作者简介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J];经济管理;2002年10期
2 胡恩华,单红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5期
3 单红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J];科研管理;2002年06期
4 丁晨,徐国华;基于高标准定位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5 党兴华,王育晓,刘泽双;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6 高建;汪剑飞;魏平;;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4年S1期
7 王育晓;网络环境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J];现代企业;2005年06期
8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05期
9 吕莉;区丽媛;;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改进与构建[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10期
10 吴晓璐;;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2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3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4 廖先玲;孟祥军;何静;陈宁;;技术创新绩效及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婷婷;我市将设专项资金补助科技创新[N];蚌埠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寻晶晶;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2 刘亚军;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3 赵莉;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鹏;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彭新敏;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09年
7 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郑海涛;基于企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兰;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瑾;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策略[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3 张雨薇;企业外部知识合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来顺玲;高技术企业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丁亚峰;股权集中度、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梅怡然;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阁;专利保护、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王丽军;技术并购模式、技术相关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9 冯淳;基于知识基础观的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王现忠;我国中部六省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90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