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发布时间:2017-09-29 03:25

  本文关键词:水泥企业能效对标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NET平台 SQL Server 能效对标 KPI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雾霾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务院于2012年下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需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提高我国总体能效水平。因此,建立自动化的能效对标系统,提高企业能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XX建材集团能源管理中心项目,以该集团下属某分厂的三条生产线的生产和能效对标情况为背景,深入研究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能耗指标,确定了以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电耗和煤耗指标作为系统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绩效指标,制定了相应的能耗标准,并确定了针对该分厂的能效对标体系,实现了对产线和主要设备的在线能效对标工作。通过客观的能效对标,为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首先,确定了针对该厂的能效对标体系框架,将水泥生产中的主要能耗指标作为系统的KPI指标,并对各项能耗指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在参照水泥协会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了相应的能耗标准。其次,在综合对系统需求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能效对标、数据分类存储和管理功能。针对该厂以往的能效对标工作由人工统计完成,须由人工进行数据的采集,由于数据量大且数据点较分散,存在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对标结果精确度不高、不便于对数据的管理以及难以实现与能耗标准进行对标等问题,系统需要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对能耗指标精确、快速的计算,同时需要实现对数据的分类管理以及分厂能耗指标和相应能耗标准的对标操作。最后,结合对该水泥分厂能效对标的实际调研结果,根据开发过程遵守软件设计原则,系统采用Windows与.NET平台、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开发环境选用Visual Studio 2012,选用数据库SQL Server 2012,开发了水泥企业能效对标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发布与测试,并进行部署应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满足了系统项目的需求。
【关键词】:.NET平台 SQL Server 能效对标 KPI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水泥企业能效管理发展概况10-11
  • 1.2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背景及意义11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1-13
  • 1.4 本章小结13-14
  • 第二章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体系介绍14-26
  • 2.1 能效对标体系框架14-15
  • 2.2 KPI能耗指标15-21
  • 2.2.1 综合能耗指标15-20
  • 2.2.2 工序能耗指标20-21
  • 2.3 能耗指标计算21-23
  • 2.4 水泥能耗指标基线23-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26-34
  • 3.1 系统需求分析26
  • 3.2 能效对标系统的总体功能26-28
  • 3.3 系统总体设计28-32
  • 3.3.1 系统设计原则28-29
  • 3.3.2 系统设计模式的选择29-31
  • 3.3.3 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31
  • 3.3.4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选择31-32
  • 3.4 本章小结32-34
  • 第四章 系统设计34-48
  • 4.1 系统功能结构图34-35
  • 4.2 系统模块设计35-40
  • 4.2.1 能效对标模块36-38
  • 4.2.2 基础数据录入模块38-39
  • 4.2.3 对标数据维护模块39
  • 4.2.4 系统管理模块39-40
  • 4.3 数据库结构设计40-46
  • 4.3.1 生产数据表设计41-42
  • 4.3.2 基础信息表设计42-45
  • 4.3.3 系统信息表设计45-46
  • 4.4 本章小结46-48
  • 第五章 系统实现48-70
  • 5.1 系统管理模块48-50
  • 5.2 基础数据录入模块50-52
  • 5.3 对标数据维护模块52-54
  • 5.4 能效对标模块54-69
  • 5.4.1 KPI能效对标54-65
  • 5.4.2 班组能耗分析65-67
  • 5.4.3 峰谷平电耗分析67-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附录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云;实施峰谷电价的基本原则探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06期

2 罗军红,韩江洪,张利,张建军;基于Web Service的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顾英伟;李娟;;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6期

4 曾学敏;;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现状与节能潜力[J];中国水泥;2006年03期

5 兰德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目标及完善能源指标体系的建议[J];中国钢铁业;2007年09期

6 ;“绿色水泥”潜力巨大问题不少[J];辽宁建材;2006年06期

7 蔡建平;;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新探[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20期

8 Zhuojun Zhao;;软件开发过程中三层架构的解析和搭建[J];信息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9 雷抗;;基于ASP.NET技术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0年29期

10 李云云;;浅析B/S和C/S体系结构[J];科学之友;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939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939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