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时代科普模式创新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微时代科普模式创新的思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也快速发展,科普模式也亟待创新。本文系统总结了传统科普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微时代的特征及其对科普工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微时代科普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微时代 科普 创新
【分类号】:G315
【正文快照】: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可谓风起云涌,其中最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的当属微博和微信。2006年,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首创了微博服务,2009年,新浪微博试运营上线标志着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根据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2012—20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璐;;论大众传媒在科普传播中的低效问题[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2 褚建勋;陆阳丽;;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和策略分析[J];今传媒;2013年08期
3 程昆;;科普微博:“微言”如何实现“大义”[J];科普研究;2012年04期
4 张凡;于月洋;;科技期刊借助“微博”履行科普责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赵军;王丽;;新媒体在科普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科普研究;2012年06期
6 张礼建;何巧艺;;论科普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关系[J];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02期
7 黄冬;;微时代下科技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微信传播为例[J];科技传播;2014年02期
8 王玉华;汤书昆;;政府与民间科普组织微博科学传播的比较研究——以“@上海科普”与“@科学松鼠会”为例[J];科普研究;2014年01期
9 贾鹤鹏;范敬群;彭光芒;;从公众参与科学视角看微博对科学传播的挑战[J];科普研究;2014年02期
10 赵军;;关于更好发挥科学大家在科普工作中重要作用的思考[J];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峰;施韶亭;;基于聚类分析的农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研究[J];甘肃科技;2012年24期
2 张宇怡;周澍民;;果壳网的编辑特点与传播实践探析[J];中国编辑;2014年02期
3 温优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学术期刊的微博经营与管理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4年12期
4 张丽;朱芙蓉;江海萍;吕慧慧;;微信平台在气象信息传播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5 贾佳;潘莹;;科技媒体微博传播策略探析——以果壳网为例[J];电影评介;2015年12期
6 王绍峰;施韶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王盟;;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传受一体化”趋势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06期
8 夏登武;;媒介融合环境下“小众学术”走进“大众视野”的策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2期
9 王玉华;汤书昆;;政府与民间科普组织微博科学传播的比较研究——以“@上海科普”与“@科学松鼠会”为例[J];科普研究;2014年01期
10 刘莹;蔡晶晶;;科技期刊如何履行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顽强;张红方;;社会热点焦点与科学普及交叉的研究综述[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宇怡;;让科学流行起来——探析果壳网的科学传播策略[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娜;秦鹏;;气象服务“微传播”新发展探析——锦上添花的“微直播”和“微访谈”[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3第三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公众、专业气象预报服务技术与应用[C];2013年
4 金延飞;;浅析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满宝潞;樊维;;从专题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沈斌;;创新是展品设计的灵魂——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海洋厅部分展品设计制作探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纪海燕;;浅谈如何解决基层科普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以湖南省科学技术馆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胡海霞;;试论科技期刊的微时代[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红方;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莉;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的话语建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索平;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问题和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2 郭琳;网络媒体科技传播的影响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王绍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4 韩文静;重大突发事件中省级党报媒体微博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宋晓琳;报纸媒体新浪官方微博的运作策略[D];辽宁大学;2014年
6 杨怀文;微博语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7 赵吉明;“菠萝科学奖”科普传播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8 蒋运高;“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房钰深;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科普传播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10 杨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年06期
2 韩晓芳;;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J];编辑之友;2010年02期
3 王亚新;史春薇;仲崇民;宋锦玉;;在数字化条件下微博对科技期刊的影响[J];编辑之友;2011年10期
4 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年04期
5 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今传媒;2010年08期
6 李丹丹;孔祥刚;;从传播学角度看“公安微博热”的现实意义[J];今传媒;2010年11期
7 鲁晓薇;;微博时代的信任危机——从微众直播与围观说起[J];今传媒;2011年02期
8 张亚男;我国科普传播失位现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高崇华;科普传播与审美娱乐的有机结合──试析《奥秘》特色[J];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09期
10 齐学进;;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必须具备的十大能力[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大光;;计划向自由:中国科学传播亟待转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马爱平;[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元祥;平面媒体的转型期嬗变[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志刚;;“微时代”涉路舆情应对初探[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年06期
2 蔡莉;;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4年17期
3 刘晓云;;基于微时代视角的微式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3期
4 朱晖;;“微”时代图书馆[J];经营管理者;2013年03期
5 蔡虹;;“微时代”下税务系统队伍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2期
6 康德颜;;“微时代”的领导力探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7 邹丽琼;;“微时代”带给中学生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18期
8 壮丹丽;;“微时代”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探究——以“微博”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明;“微时代”党的群众基础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许欣;浅析微时代与碎片化生存[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09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09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