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引进科技人才大潮回眸
本文关键词:襄阳引进科技人才大潮回眸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人才 农耕经济 工业经济 内陆城市 工业城市 八十年代 人才计划 科技工作会议 农村户口 干部管理体制
【摘要】: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省襄阳市科技人才的引进大潮,引发了这座内陆城市划时代的能级蝶变。科技注入产业,犹如量子裂变产生巨大能量,颠覆了这座农耕经济包围之中的古老城市的传统产业和经济格局,重新构建起现代新型工业城市的骨架,并由此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十大明星城市之一。从1975年开始,襄阳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能生产拖拉机、机床、化肥、棉布、电视机、缝纫机及高科技产品等达3000多种,有40多种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档案局;
【关键词】: 科技人才;农耕经济;工业经济;内陆城市;工业城市;八十年代;人才计划;科技工作会议;农村户口;干部管理体制;
【分类号】:G322.9
【正文快照】: 1982年10月5日,全国中小城市科技工作会议在襄阳召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省襄阳市科技人才的引进大潮,引发了这座内陆城市划时代的能级蝶变。科技注入产业,犹如量子裂变产生巨大能量,颠覆了这座农耕经济包围之中的古老城市的传统产业和经济格局,重新构建起现代新型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诚,温建东;高层次石油化工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J];齐鲁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2 高世琦;把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摆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年05期
3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湖南省科技人才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彭未名;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区位配置开发与管理[J];长江论坛;2002年03期
5 宋卫国,杜谦,高昌林;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与我们的对策[J];求是;2003年24期
6 张化本 ,周群英 ,王培德;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J];民主与科学;2004年01期
7 沈国桢;浅析引领科学家成功的人文素质[J];天府新论;2004年03期
8 储建中;内蒙古科技人才战略实施的若干问题与构想[J];理论研究;2004年Z1期
9 陈绪新;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的体制因素及其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谭立刚,彭炳忠,周文燕;湖南顶级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魁;;俄罗斯科技人才状况与引进俄罗斯科技人才对策研究[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京文;;关于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与管理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张相林;;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中的问题调研与对策初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饶叶俊;周林;陈洪;程晓斌;;医学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创新素质[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杨新年;;抓好科技人才统筹建设的七个结合[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阮昊;;中科院系统如何引进和使用高层次科技人才[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7 李东旭;;促进发展应有招——从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科技人才体制的创新[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杨文明;闫东玲;张再生;;天津市科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尚智丛;;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教育背景分析[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曦;;沈阳市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方式探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刘瑛;每年1000万培养科技人才[N];阿克苏日报;2007年
2 林澍;注重培养引进科技人才[N];潮州日报;2007年
3 陈之惠;充分发挥老科技人才的作用[N];重庆日报;2006年
4 记者 孙覆海 实习生 宋广玲 通讯员 弋永杰 崔宝红;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N];工人日报;2007年
5 程茂林 通讯员 胡苗 马恺;我市举行科技人才元宵联谊会[N];嘉兴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少谨 张瑛 荣萍 晋新;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N];山西科技报;2007年
7 文海燕;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N];永州日报;2007年
8 盛若蔚;绍兴开展科技人才月活动[N];人民日报;2007年
9 周喜增;林州市依靠科技人才富民强市[N];安阳日报;2007年
10 赵明;让区23名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享受政府津帖[N];大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丽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文;对我国科技人才安全若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黄宴慧;武汉市科技人才生态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郝斌;福建引进科技人才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宋笑娜;公共部门女性科技人才发展阻滞的网络化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波华;新疆科技人才流失意愿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6 郑林;江苏省科技人才的量化分析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7 何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科技人才宏观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夏丹花;欠发达地区政府吸纳企业科技人才机理框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宇婷;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朱树婷;区域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6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09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