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科学:政策语境下的科技创新
本文关键词:塑造科学:政策语境下的科技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塑造科学 科技创新 科技评价 创新行为 科技管理
【摘要】:随着公共RD投入的提高,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政策工具介入对科学和技术的管理,科技政策正以其日益强大的力量塑造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本文以科技评价体系为例分析了这个形塑过程,首先探讨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化的初始状态,解读我国科技评价的政府规制,剖析我国科技评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科技评价政策如何规定了我们的创新行为,以及这种规定性对创新行为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如何塑造政策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认为,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行为及结果具有了(一定的)规定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关键词】: 塑造科学 科技创新 科技评价 创新行为 科技管理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发展新模式下的科研管理体系结构研究”(2014GXS4B07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重大咨询项目“科研环境治理视角下的评价激励机制研究”(Y501151S01)
【分类号】:G30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公共RD投入的提高,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政策工具介入对科学和技术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政策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科技政策在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争论。这些争论反映了对现行管理政策及其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国强;中国科技评价将禁用“国际、国内领先”[J];焊管;2003年04期
2 陈兆莹;试论区别不同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完善科技评价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05期
3 ;中国科技评价将禁用“国际、国内领先”[J];自动化与仪表;2003年04期
4 耀星;我国改革科技评价机制[J];粉末冶金工业;2004年02期
5 贺建军 ,陈雅兰 ,徐婷婷;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中国科技奖励;2004年10期
6 刘海明;取消“评奖运动”重建科技评价[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07期
7 张春莉;信任危机呼唤科技评价体系改革[J];中国禽业导刊;2005年06期
8 贺建军,陈雅兰,徐婷婷;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8期
9 周兆透;论科技评价在科学制度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3期
10 孔寒冰,吴若斌;英国科技评价的经验与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毛宗山;朱国祥;;建设国家科技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何有琴;刘岩;;国外科技评价实践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借鉴[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乃波;;定性仿真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初探[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红萍;徐涛;马华东;田新;;研究所科技评价探索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2: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Ⅰ)[C];2014年
5 ;国防科技研究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刘洪家;;健全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钟影琪;;学会提升能力的难点问题与对策[A];2009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材料汇编[C];2009年
8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指标相关消除方法——相关系数调整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九三学社;完善自主创新科技评价制度[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加快推进“三突出”科技评价改革[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张春莉;信任危机呼唤科技评价体系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齐芳;中科院探索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新路[N];光明日报;2007年
5 陈磊;科技界委员为规范科技评价“开药方”[N];科技日报;2005年
6 舒仁厚;上海市包协获得科技评价机构资格[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调整科技评价“指挥棒”[N];科技日报;2010年
8 周剑楠 孙前;省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科技评价机制建设[N];淄博日报;2011年
9 张如婧 都小新;戒除科技评价的浮躁之风[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杜英 实习生 严兰;全国政协在甘肃调研科技评价工作[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黎s,
本文编号:1121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21697.html